中日会晤结束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晚(10月31日晚)写道:“我与中方会面,强调

云景史实记 2025-11-01 23:16:47

中日会晤结束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晚(10月31日晚)写道:“我与中方会面,强调了直接坦诚对话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存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意见分歧。中方表达了各种关切,并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我打算继续与中方就日本国民安全和地区和平进行深入对话。” 咱心里都清楚,中日之间绕不开的坎不少。就说钓鱼岛吧,去年的调查显示,45.5% 的中国人对日本印象不好都因为这事儿,跟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并列成为最碍眼的分歧。 换以前,可能刚提这话题就吵起来了,但这次不一样,双方没回避,中方直截了当说了关切,日方也听进去了,这就是坦诚的第一步。 要我说,这种不端着的对话早该成常态。2008 年那回东海争端多僵啊,日本非要按 “中间线” 划界,咱坚持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吵了 11 轮都没结果。 后来还是靠这种务实对话,双方各退一步,敲定了 2600 平方千米的共同开发区块,连日本企业都能按中国法律参与春晓油气田开发了。 光喊口号没用,坐下来算实在账才管用 —— 日本知道自己单独开采成本太高,咱也愿意给合作留空间,这分歧不就掰扯明白了? 高市早苗提的 “共同关心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俩国绑在一根绳上的利益。去年中日做买卖的钱就有 3083 亿美元,虽然有点波动,但盘子还在那儿。 更关键的是,现在不是日本单方面往咱这儿投资了,而是双向奔赴。你看丰田今年刚跟上海签了协议,要建电动车和电池工厂,2027 年就能下线新车。 咱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也没闲着,节卡在爱知县开了海外基地,越疆科技在名古屋设了检测中心,这些工厂都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工作岗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仪式都管用。 老百姓最懂这个理儿。去年的调查里,中国一半以上的人、日本快六成的人都觉得对方是重要的生意伙伴,65.3% 的日本人都认中日合作对他们未来很重要。 地区和平这事儿更容不得虚的。现在国际上不太平,日本有 62.2% 的人都觉得不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想推动合作。 这心思跟咱不谋而合。2008 年东海问题解决后,那片海域就没再出大乱子,现在这次会晤又敲定了防务安全、联合搜救这些具体合作,还说好了明年接着聊。这就好比俩家邻居约好晚上锁好门、互相照应,心里都踏实。 有些人总觉得外交得讲排场,可那些华丽的开场能解决核污染水排海对渔民的影响吗?能让两国企业少点贸易壁垒吗?都不能。 但这次不一样,中方说关切,日方接话茬;日方提安全,中方给回应,连高市早苗都明说要 “深入对话”。这种实在劲儿,比任何鲜花红毯都金贵。 想想这些年,中日关系好的时候,都是务实合作多的时候。上世纪 80 年代没那么多仪式,可日本的技术、咱的市场结合得特别好。 现在新能源合作项目一年就多了 31 个,达到 127 个,都是靠一次又一次实打实的对话攒出来的。老百姓要的不是新闻里的热闹,是菜篮子里的实惠、出门的安全,这些都得靠这种坦诚的交流来保障。 所以说,这次没仪式的会晤,反倒给中日关系指了条明路。分歧不怕,怕的是不说实话;有利益,就该坐下来分清楚。高市早苗那句 “直接坦诚对话的重要性”,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往后俩国要是都能这么实在,不管是钓鱼岛的事儿,还是生意上的事儿,总有解决的办法,老百姓也能真正受益。毕竟,真金不怕火炼,真交情也不怕没仪式。

0 阅读:118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