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

云景史实记 2025-11-01 23:16:48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政府表示,波兰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原本计划于11月初开放,但为了支持立陶宛,波兰决定把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推迟到11月中旬。 大家还记得 9 月份那档子事吧?当时波兰就以俄白军演、无人机入侵为借口,直接把和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边境口岸全关了,连铁轨都给焊死了。 那回可真是乱成了一锅粥,350 多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堵在边境动弹不得,算下来得有 12300 个集装箱堆在那儿,风吹日晒的。 要知道,咱们国家九成以上的中欧班列都得经过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枢纽,这里是进入欧盟的 "黄金入口",集装箱换轨、海关查验全在这儿办,一旦卡住,整个运输链条直接瘫痪。 当时中方急得不行,王毅外长专门飞过去和波兰谈,双方明明签了联合声明,说好要 "维护中欧班列运行的畅通与安全",结果才过三天,波兰就翻脸不认账,接着关边境。 后来波兰见咱们开通了北极航道,南线也跑得越来越顺,才慌了神,9 月底赶紧宣布重开口岸。可哪有那么容易恢复? 马拉舍维奇口岸的工作人员说,就算清关速度加快 1.5 倍,还有六成以上的班列堵在外面排队,光消化拥堵就得三四周。 大家正盼着 11 月初口岸正常开放,把积压的货赶紧运完,波兰又出幺蛾子了。这次的理由更牵强,说是为了 "支持立陶宛"。 就因为立陶宛说有带 "走私烟草" 的气象气球飞过去,关了自己和白俄罗斯的边境,波兰就跟着凑热闹,把自己的口岸开放时间往后拖。这哪是什么 "支持盟友",分明是把国际贸易当儿戏,拿中欧班列当地缘政治的筹码。 这会儿正是欧洲圣诞备货的关键时候,本来商家们就因为上次的延误吃了亏,这次早早就把货发了出去,就盼着能按时到仓。结果波兰这么一推迟,刚动起来的运输链条又要卡壳。 波兰自己其实也没捞着好。就说马拉舍维奇那个小城,人口才不到 3 万,每 10 个工作岗位里就有 3 个靠中欧班列吃饭,口岸一停,当地物流公司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不少工人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2024 年波兰光靠中欧班列的过境费、服务费就赚了 15 亿欧元,占了物流业总收入的 18%,去年 9 月关了半个多月,物流产业就少赚了好几亿,相当于白扔了不少国防预算的钱。 更傻的是,波兰本来靠着中欧班列的枢纽地位,吸引了不少中资企业建仓库、搞物流,现在人家都在重新算账,有的已经开始把业务转到土耳其、匈牙利去了 。毕竟谁也不想把生意押在一个说关就关、说拖就拖的地方。 可能波兰觉得自己离了不行,毕竟以前九成的班列都走这儿。可它忘了,咱们早就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9 月底中方直接开通了 "中欧快航" 北极航线,从宁波港到英国只要 18 天,比走苏伊士运河快了一半还多。 南线也越来越成熟,从哈萨克斯坦绕里海、经土耳其进欧洲,阿塞拜疆还免了过路费,土耳其特意优化了铁路网,现在南线的货运量已经涨了 40%。 中吉乌铁路也快建好了,以后新疆到中亚的货运时间能从 10 天缩到 2 天,成本还降 30%。这些路线一条条跑顺了,波兰的地位只会越来越尴尬。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波兰这么折腾,欧盟其实也头疼。德国汽车厂商已经在考虑转移产能,法国的超市因为货源跟不上,货架都空了不少,欧盟发言人都承认,这是 "切断了中欧之间一条老牌的贸易走廊"。 可波兰不管这些,眼里只有所谓的 "安全" 和 "盟友关系",把经济利益、企业死活全抛在了脑后。 华沙大学有个教授说得直白,在波兰眼里,安全永远比赚钱重要,可它没想想,真把物流枢纽的名声搞臭了,以后谁还敢用它的口岸?到时候安全有了,钱没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 现在距离 11 月中旬还有十几天,可班列不能等,生意更不能等。那些堵在边境的货物,有的是怕潮的电子产品,有的是要保鲜的食品,多放一天就多一分损耗。 那些靠中欧班列吃饭的司机、仓库管理员、外贸员,也得天天盯着口岸消息,心里七上八下。 波兰可能觉得推迟几天不算啥,可对这些普通人和中小企业来说,每一天的延误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都是养家糊口的难题。 说句实在的,中欧班列不是哪一国的 "私有财产",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 "钢铁丝绸之路",是成千上万商家的生计线。 波兰拿它当政治筹码,反复折腾,短期可能能摆摆 "强硬" 的姿态,长期来看,丢的是信任,砸的是自己的饭碗。等北极航道常态化通航了,南线运力再提上来,波兰就算想后悔,恐怕也没机会了。 真希望波兰能早点清醒过来,别再拿中欧班列开刀了。生意要做,安全也要保,但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拿别人的利益当垫脚石。 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个损人不利己的下场。

0 阅读:91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