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现在收场难了。 路透社最新的报道说,白宫准备救场,让中国封装工厂即将发货。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2 15:30:27

荷兰现在收场难了。 路透社最新的报道说,白宫准备救场,让中国封装工厂即将发货。因为全球的汽车工厂,现在都非常担心。 芯片断货,产线一定会停,这将造成巨大损失。荷兰现在仍然嘴硬。坚称自己这么做,是因为安世公司存在治理缺陷,但是美国媒体一边倒地认为,这和美国的50%穿透监管规则有关。 这规则说白了就是个圈地工具,把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 50% 的子公司全划进管制范围,精准瞄准了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美国 9 月 29 日刚把规则抛出来,荷兰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简直把 “跟屁虫” 的姿态摆得明明白白。 荷兰政府拿出一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当幌子,说安世有治理问题,二话不说就冻结了它全球 30 个主体的资产,还把中方 CEO 给撤了,硬塞自己人进去当董事,整套操作快得像早就排练好的,美国媒体看得门儿清,一边倒地戳破真相,说这就是给美国规则当配套戏码。 荷兰当时打得算盘挺精,觉得抢了安世的总部和专利,攥着德国汉堡晶圆厂每月 3.5 万片 8 英寸晶圆的产能,就掐住了命脉。 可它压根没算明白产业链的门道,汉堡厂造的不过是 “半成品”,要变成能装在汽车上的成品芯片,必须得靠中国东莞的封装厂来完成最后一道关键工序。 这座 8 万平方米的工厂藏着真正的底气,一年能封装出超 500 亿颗芯片,占了全球车规功率芯片近一半的产能,安世全球 70% 的最终出货量都从这儿走,每天光是发往全球的芯片就超过 2.5 亿颗。 荷兰等于抢了堆 “食材”,却发现真正掌勺的还在中国这边,这糊涂账算得也是没谁了。 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商务部直接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东莞厂干脆按下出货闸门,宣布独立运营,货只供国内市场。 这下全球汽车产业链立马炸了锅,安世的芯片早嵌进了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生产线,车规功率芯片可不是随便换供应商的,一辆新能源车要用上百颗,认证新供应商至少得等 18 个月。 断供没几天,大众德国工厂就缩减了电动车产能,宝马慕尼黑基地的芯片库存只够撑 3 个月,特斯拉都紧急派应急团队来中国找办法,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发警告,说供应中断超一个月就要行业性停产,损失得超百亿欧元。 荷兰这才发现自己闯了大祸,汽车产业占荷兰 GDP 的 8%,光是大众在荷兰的零部件供应商就有上百家,芯片断供不光坑了欧洲车企,连自己本国的配套产业都要被拖下水。 更打脸的是,它抢来的总部成了空壳,没有中国的封装产能,手里的专利根本变不成能卖钱的商品,每天光看着德国晶圆厂的半成品堆着,自己却没法变现,反倒每天要承受几百万欧元的损失。 这时候荷兰还在嘴硬说治理问题,可全世界都看着呢,哪有治理缺陷能让全球车企集体恐慌的道理。 白宫终究还是扛不住了,全球车规功率芯片市场 2025 年规模能到 235 亿美元,中国封测企业承担了全球 37% 的车规级芯片封装任务,华南地区的产能占比更是高达 52%,根本没法替代。 美国自己的车企也跟着遭殃,特斯拉 CEO 都坦言芯片短缺可能导致车型减产超 20%,这种时候再硬撑下去,损失的就是美国汽车业的真金白银。 于是白宫赶紧松口,宣布暂停那项穿透规则一年,还暗中推动中国封装工厂恢复发货,等于直接把荷兰晾在了尴尬境地 —— 当初跟着起哄最积极,现在被队友先卖了。 现在的荷兰别提多狼狈了,一边得应付欧洲车企的集体施压,一边看着自己手里的 “空壳” 总部没辙,嘴上还得硬撑着找借口,活像个闯了祸还不肯认错的孩子。 全球产业链早就深度绑定,中国在封装测试环节占了全球近 60% 的产能,不是想切割就能切割的。 荷兰本想借着美国的势捞点好处,结果没摸清实力就乱出招,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最后只能等着白宫来救场,这出闹剧也算给跟风搞地缘博弈的国家提了个醒:没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

0 阅读:715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