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尹锡悦在韩国国会作最后陈述,说自己戒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威胁到了韩国的生

恰似江楼月 2025-11-03 00:49:28

当年尹锡悦在韩国国会作最后陈述,说自己戒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威胁到了韩国的生存发展。中国外交部:不要拿中国碰瓷! 说起尹锡悦这事儿,得从头捋捋。他上台后,本来是靠检察官的铁腕形象混出来的,专治腐败,抓了不少大鱼。可一当总统,就开始折腾,经济政策一堆毛病,外交上又老想着抱美国大腿,对中国关系搞得生疏。结果,2024年国内反对派在国会占上风,预算案卡壳,尹锡悦急眼了,直接12月3号晚上扔出戒严令。这招儿在韩国历史上可不是头一遭,但每次都像点炸药包,炸得全国鸡飞狗跳。 戒严令一出,军队上街,国会大门焊死,尹锡悦自己坐镇青瓦台,指挥部里忙活得像热锅蚂蚁。他这时候的逻辑,说白了就是想借外部威胁给自己加戏。陈述里头,他直指中国,说什么中国太阳能设备抢了韩国市场,逼得本土产业崩盘,还威胁到森林资源安全。听起来挺扯,但尹锡悦咬定这是生存危机,韩国能源链条被卡脖子,经济命脉全在别人手里。更狠的是,他把矛头指向政界高层,甩出间谍渗透的帽子,甚至点名民主党领袖李在明,说这人跟中国有勾连,是间谍棋子。整个陈述就这么扔出去,尹锡悦想用这招儿转移视线,保住自己摇摇欲坠的位子。可这不光是胡说八道,还把中韩经贸合作给搅黄了。韩国太阳能市场本来就依赖中国进口,价格低、效率高,尹锡悦这么一搅和,等于自断臂膀,国内企业叫苦不迭。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直接怼回去,说中方不评论韩国内政,但绝不接受把自家问题往中国头上扣。炒作什么中国间谍,抹黑正常贸易,这套路太老套,不利于两国关系稳当发展。中国强调自己是负责任大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爱管别人家事儿。尹锡悦这波操作,搁谁看都像碰瓷儿,国内乱成粥了,就往外推锅。事实摆那儿,中韩贸易额年年高,2023年就破3000亿美元,太阳能板进出口是互利共赢,韩国企业还靠这赚翻天。尹锡悦的指控没半点证据,纯属捕风捉影,情报来源模糊不清,国会里反对派当场就炸锅,投票推翻戒严只用了六个小时。 这事儿一闹,韩国政坛彻底乱套。戒严刚撤,街头抗议就起来了,首尔光化门广场挤满人,工会、学生、市民全上阵,要求尹锡悦滚蛋。12月14号,国会弹劾案过关,尹锡悦被停职,宪法法院接手审理。整个过程,尹锡悦的团队忙着辩护,甩出各种文件想证明紧急状态合法,可检察官咬住不放,列出他违反宪法的铁证,包括军队调动记录和内部指令。尹锡悦的妻子金建希也牵扯进去,她涉嫌干政,收受名牌包啥的,早前就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全成了弹劾的佐料。 弹劾后,韩国进入代理总统阶段,韩悳洙接棒,勉强稳住局面。但尹锡悦的麻烦没完。2025年上半年,宪法法院开庭,证人一个个上,情报官员承认渗透报告水分大,太阳能威胁论更像临时编的。尹锡悦出庭时,面对镜头低调不少,但辩词还是老一套,强调国家安全优先。法院没买账,7月份维持弹劾,他正式下台,成为韩国第二位被赶下台的总统,第一位是朴槿惠。卸任那天,青瓦台空荡荡的,尹锡悦收拾行李,坐车离开,身后是空荡的办公桌和一堆未处理的公文。 下台后,尹锡悦没闲着,法律团队忙着上诉,可大势已去。韩国检方继续追查戒严相关的渎职罪,逮捕了好几名幕僚,包括国防部长金龙显和前情报局长。尹锡悦自己也被传唤,接受调查,焦点是戒严令的决策过程和资金动向。经济上,韩国受这事儿拖累,股市跌了10%,外资撤走不少,对华出口也凉了半截。尹锡悦的国民力量党分裂严重,党内大佬跳船,地方选举输得惨。 从国际看,这波操作让韩国在美中之间更尴尬。美国表面支持尹锡悦的反共调调,但私下劝他别乱来,担心盟友不稳。北韩那边乐坏了,金正恩放话这是韩国内斗,借机试射导弹,搅和半岛局势。中国保持克制,没追加报复,但经贸谈判放缓,韩国企业叫苦。欧盟和日本也旁观,提醒韩国别把内部矛盾国际化。尹锡悦的戒严,本意是保权,结果加速了自己下台,还给韩国留下烂摊子:国会信任危机、经济低迷、外交孤立。 说到底,尹锡悦这人检察时风光无限,当总统却露怯。上来就推司法改革,惹毛了老同事;经济政策偏保守,失业率居高不下;对朝强硬,却没实质进展。戒严这事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想学朴正熙的铁腕,结果碰上民意反弹。韩国民主来之不易,民众对军管过敏,尹锡悦没摸准脉,就硬来。陈述里甩中国锅,更是低级失误,中韩关系本就敏感,半导体、电池这些高科技链条纠缠不清,一搅和全乱。

0 阅读:218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