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搞清楚了,为什么神舟二十一号新闻见面会航天员张洪章只是招手而没有敬礼。

慕蕊看趣事 2025-11-03 10:21:46

终于搞清楚了,为什么神舟二十一号新闻见面会航天员张洪章只是招手而没有敬礼。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见面会一结束,航天员张洪章的一个动作就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当三位乘组人员集体亮相时,指令长李聪和航天员王浩泽标准地行了军礼,唯有张洪章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疑惑:“同样是航天员,为啥张洪章没敬礼呀?”其实答案就藏在他的身份标签里——他是中科院的载荷专家,并非现役军人,自然不需要行军礼。 要弄明白这个,得先了解我国航天员队伍的构成。从神舟五号开启载人航天征程以来,早期航天员大多来自空军飞行员队伍,他们本身就有着军人身份,在公开场合行军礼是符合军队礼仪规范的。 但随着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航天任务越来越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参与载荷实验,载荷专家这一群体便应运而生。他们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维护和数据收集分析,是带着科研任务上天的“科学家航天员”。 张洪章的经历就是载荷专家的典型代表,他毕业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长期从事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还主持过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 这次入选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他肩负着开展十余项空间科学实验的重任,包括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方向。这些实验数据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突破具有重要意义,而他的专业背景正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关键保障。 实际上,载荷专家不行军礼在我国航天史上早有先例。比如神舟十六号乘组中的桂海潮,同样是来自高校的科研人员,他在公开活动中也是以挥手等方式与大家互动。 这种区别对待恰恰体现了我国航天员队伍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既有保持军人严谨作风的指令长和驾驶员,也有专注科研探索的载荷专家,不同身份的人员各司其职,共同为航天事业发力。 网友们之所以对这个细节格外关注,背后是对航天英雄的热切关注和对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人才加入航天员队伍,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非军人身份的航天员亮相。了解他们的身份特点和职责分工,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航天任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张洪章虽然不用行军礼,但他肩负的科研使命同样沉重。从训练阶段开始,他就和乘组其他成员一起接受了严格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出舱活动训练等,只为在太空中精准完成每一项实验操作。 他的挥手致意,既是对大家关注的回应,也是带着科研工作者的谦逊与坚定,准备开启为期数月的太空科研之旅。 官方信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网

0 阅读:39
慕蕊看趣事

慕蕊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