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第三集团军副司令德米特里·库哈尔丘克表示,俄罗斯已开始在乌克兰所有被占领土上动员18-55岁男性。俄罗斯计划征召5万至10万人赴乌参战。 此举发生在普京签署政令,将扎波罗热州、赫尔松州、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等被占领土“纳入”俄罗斯南方军区之后。 而这一切说白了就是前线实在顶不住了,又不想在本土动真格,只好拿被占土的人当 “补充包”,而把扎波罗热、赫尔松这些地方划进南方军区,不过是给这种征召套个 “合法” 的壳子。 早在 2022 年 2 月,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刚闹独立时就玩过这一套,当时直接下了总动员令,18 到 55 岁男性不准离开,还紧急疏散妇女儿童,结果上万人往俄罗斯跑,把边境的罗斯托夫州都逼得宣布紧急状态。 那次动员看着声势大,实际效果却一言难尽,不少人连像样的训练都没有就被推上战场,说白了就是填战线的 “炮灰”。 现在把范围扩大到所有被占土,不过是把当年的老套路复制粘贴,只不过这次有了 “纳入南方军区” 的新名头,毕竟按俄罗斯的法律,自家军区管辖的 “领土” 搞动员,听着比之前的 “民间征召” 顺耳多了。 之所以非得盯着被占土的人,核心还是本土动员太费劲。2022 年 9 月俄罗斯搞过一次 30 万预备役动员,结果圣彼得堡这些大城市立马成立征兵委员会,民间还闹出不少抗议,显然动自己人容易伤民心。 反观被占土,话语权攥在俄方手里,征召起来几乎没阻力,简直是 “柿子挑软的捏”。 更关键的是被占土人口基数不算小,顿涅茨克近 500 万,卢甘斯克 240 万,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加起来也有几百万,按 18-55 岁男性占比算,凑出 5 到 10 万人不难,毕竟乌克兰 18 到 38 岁年龄段本来就是男多女少,这些人刚好是征召的主力。 这背后其实是俄军摆不上台面的兵力窘境。俄乌打了快三年,战线拉到 2000 多公里,俄军早就捉襟见肘了。 2021 年俄军现役才 115 万左右,后来扩编到 132 万,可面对乌军百万兵力加上欧盟培训的 1.6 万军人,还有上万外国雇佣兵,这点人根本不够用。 有分析说俄军人员短缺 2025 年要到顶峰,现在不抓紧补人,前线的推进势头就得断了,毕竟 2024 年俄军能占 414 平方公里土地,靠的就是人多堆出来的优势。 更尴尬的是俄军装备损耗也大,乌克兰那边都承认损失了 50% 重武器,俄军的装备缺口只会更大,没法给新兵配齐装备,自然只能从被占土 “就地取材”,反正这些人有没有装备、会不会打仗,先拉到前线填坑再说。 不过这种动员注定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之前顿巴斯动员的人,不少拿着自动步枪就上了战场,说好的坦克根本没影,结果要么弃守要么逃跑,跟乌克兰 123 旅逃兵的处境差不了多少。 这些被占土的男性本就不是自愿参战,让他们打自己国家的军队,士气可想而知,说不定刚上战场就想着怎么躲起来。 而且只要战争不停,兵力消耗就没完没了,被占土的人力总有榨干的一天,到时候难道还要再扩大动员范围?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一边说这些地方是 “自家领土”,一边把当地男性当消耗品,这种操作跟之前公投入俄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先拿法律名头把地盘圈过来,再变着法儿榨取资源。 可国际上根本不承认这些地方是俄罗斯的,所谓的 “军区管辖”“合法动员”,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说白了,这 5 到 10 万征召兵,不过是俄军拖延战争的临时工具,既填不上兵力缺口的大坑,也改变不了战场的根本态势,顶多是让这场消耗战能多撑一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