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绝不允许,使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卖给中国。中国:绝不允许,使用中国稀土的

古今知夏 2025-11-03 14:55:07

美利坚:绝不允许,使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卖给中国。中国:绝不允许,使用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卖给美利坚。荷兰阿斯麦:你们这是混合双打吗?” 这段对话,简直是当下全球科技与资源博弈的真实写照,一边是美国想靠技术卡中国脖子,一边是中国用资源反制,夹在中间的阿斯麦,那叫一个左右为难。 手握全球光刻机霸主的阿斯麦,也有被 “卡脖子” 的一天。2025 年中国稀土新规一落地,这家巨头直接慌了神。新规说得明明白白,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含量超 0.1%,出口就得先过中国这关。 可光刻机这宝贝,偏偏是稀土 “重度依赖者”。纳米级精准移动的磁悬浮工作台,得靠钕铁硼稀土永磁体提供动力;镜头要消除畸变,离不开镧玻璃; 甚至芯片抛光都得用铈基稀土抛光液。更要命的是,镝、铽这些关键重稀土,全球 95% 的供应都攥在中国手里。 阿斯麦财报电话会上还嘴硬说 “库存充足”,背地里却急得上火。内部消息透露,他们的稀土库存只够撑 8 周,规划中的马来西亚稀土加工厂 2027 年才投产,这两年多的空窗期,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没办法,阿斯麦只能偷偷 “变通”。欧盟的管制清单里,EUV 光刻机碰都不碰,但库存里的 DUV 机型,趁着荷兰政府的 “数据豁免” 政策,扎堆往中国送。 2023 下半年到 2024 年初,短短两个季度就送了 27 台,比前两年全年还多。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也赶紧囤货,生怕后续断供。 这边阿斯麦左右逢源,那边美国的技术封锁早已漏洞百出。拜登政府想靠禁令卡住中国芯片脖子,却没料到自己的监管部门先扛不住了,负责执行禁令的美国工业安全局,全年预算才 1.91 亿美元,还不够买两架战斗机,人手少得可怜。 中国企业想绕开禁令,办法有的是。有的换个地址、换个公司名,员工还是原班人马,就能继续采购;有的干脆盯着美国企业的 “特供版” 芯片,比如英伟达的阉割版 GPU,性能没差多少,刚好卡在管制红线边缘。更有甚者,通过香港、越南的地下市场,上亿美元的高端芯片照样能流通。 美国商务部长蕾蒙多也只能无奈承认,监管根本做不到完美。他们想堵漏洞,可企业创新 “绕路” 的速度更快,这场猫鼠游戏,美国早就落了下风。 中国能这么硬气,可不只是靠稀土储量。全球 90% 的稀土冶炼产能、99.999% 的分离纯度技术,都在中国手里。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虽然能挖矿,却没本事提纯,挖出来的稀土精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成高纯度氧化物,再加价买回去。 美国不甘心,拉着澳洲、日本搞 “去中国化” 稀土供应链,结果全成了笑话。澳洲的 Peak 稀土公司,手里握着优质矿脉,却偏偏选择被中国盛和资源全资收购, 理由是,跟中国合作才有前途,其他路子走不通。美国花 4 亿美元扶持本土企业 MP Materials,可这家公司连重稀土都处理不了,2024 年还亏损 6000 多万美元,全靠政府补贴续命。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军工产业都离不开中国稀土。F-35 战机单架就需要 417 公斤稀土,没有中国的高纯度稀土,美国的战机、航母制导系统都得歇菜。 他们花了 15 年、投了 40 多亿美元搞稀土国产化,至今连完整产业链都没建起来,分离纯度才 60%,连军工需求都满足不了。 这场博弈里,最难受的还有那些夹在中间的企业。德国大众、宝马因为中国对相关企业的芯片供应限制,直接陷入芯片短缺,工厂减产 30%,交付周期从 4 周拉长到 12 周。台积电南京厂的设备补给要经美国三个月审批,订单流失严重,三成业务都转到了中芯国际。 这场围绕光刻机和稀土的较量,终将改写全球产业链的游戏规则。没有谁能独霸技术,也没有谁能垄断资源,那些总想靠封锁打压别人的,最后只会发现,自己早已被产业链绑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0 阅读:192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