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年,锦衣卫冲进官府,揪出王阳明,拖出午门,扒掉衣物,狠打40大板。锦衣卫

炎左吖吖 2025-11-03 15:58:36

1506年,锦衣卫冲进官府,揪出王阳明,拖出午门,扒掉衣物,狠打40大板。锦衣卫每打5板,就换一波打手。这谁受得了呀。才打到20板,34岁的王阳明就晕过去了,打手猛淋一盆冷水。——这不是古装剧的桥段,这是明朝正德元年真实发生在朝堂上的一场极刑。 1506年冬,北京午门前,34岁的王阳明被锦衣卫扒去官服,光溜溜拖到冰碴地上。 棍子落下来时,他咬着牙没喊。 这不是戏文里的忠臣蒙冤,是明朝正德年间真实发生的廷杖之刑。 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的大户人家。 父亲王华是状元,从小教他读圣贤书,可他偏不“按套路出牌”。 小时候爱练武,甚至带着小伙伴玩“打仗游戏”。 父亲看着他的摸样,总是骂“没出息”。 后来他迷诗词,想当文人,可写几句就觉得“不过尔尔”。 再后来研究程朱理学,跟着朋友对着竹子发呆七天七夜,想“参透天理”,最后累得生了场大病。 人生的前三分之一,他总在找“活着的意义”,却总找不到答案。 30岁前的王阳明,像只没头的苍蝇,学侠客、练射箭、修道、信佛教,甚至结婚当天还跟道士聊了一夜养生。 朋友湛若水说他“浑身是劲,却不知道往哪使”。 他看见同僚因弹劾刘瑾被抓,终于憋不住了。 这个34岁的“混子”,提着脑袋上了道奏疏,替被诬陷的官员喊冤。 刘瑾是正德皇帝的宠宦,权倾朝野。 奏疏递上去,王阳明当天就被扒了官服,押到午门。 廷杖的棍子沾着水狠狠地砸下来,他后背的骨头咔咔作响,却咬着牙没求饶。 打手换了一拨又一拨,打到第二十板,他终于撑不住,一头栽进泥水里。 有人递来冷水泼醒他,锦衣卫的刀背又压上后背:“再打!” 可王阳明没再出声。 他知道,这顿打不是为了让他死,是为了让他“认怂”。 廷杖后,刘瑾没饶他。 一道圣旨,将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刘瑾还不放心,派锦衣卫一路追杀。 路过钱塘江时,王阳明假装投江,把鞋子脱在岸边,把斗笠扔进江里,自己钻进芦苇滩,爬了一夜泥地,才躲过一劫。 到了龙场,他傻了眼。 潮湿的茅草房,漏雨的屋顶,身边的随从全病倒了。 那地方在西南深山,瘴气弥漫,当地人说“去了十有八九埋骨”。 可他没垮。 他开始自己煮药、种菜、砍柴,还教随从读书。 在这些苦日子里,他开始想:“以前总想着向外找真理,对着竹子发呆,对着道士问仙,到底错在哪?” 直到1508年一个深夜,他突然拍着大腿喊:“原来真理在心里!心即理!” 这就是后来的“龙场悟道”。 他接着说:“知道了没用,得去做,也就是知行合一。”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重返官场。 1519年,宁王朱宸濠造反,刘瑾倒台后,他重回官场时任右副都御史,立刻赶回江西。 没等皇帝下命令,他就用“心学”指导打仗。 伪造朱宸濠心腹的密信,说“朝廷早有准备”,让朱宸濠犹豫不决。 等朱宸濠反应过来,王阳明已经抄了他的老巢南昌,逼得他回师救援,只用了43天就活捉了朱宸濠。 可这场大功,却没给他带来好处。 正德皇帝朱厚照想“御驾亲征”,王阳明平叛等于“抢了皇帝的风头”。 奸臣们趁机说他“跟朱宸濠是一伙的”,皇帝把他晾在一边,连封赏都没有。 王阳明心寒,告病回乡,可他没想到,更苦的日子在后面。 回乡后,王阳明开始讲学。 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像一把火,烧遍了明朝中后期的思想界。 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绍兴的寺庙挤得满满当当,连晚上都睡不下。 王艮穿着奇装异服,坐着马车去北京讲学,把心学传到北方。 钱德洪、王畿跟他讨论“良知”,争得面红耳赤,却越辩越明。 他总结“四句真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简单的话,却戳中了读书人的痛点。 原来不用迷信权威,每个人心里都有“圣人”,只要肯“致良知”。 可思想太超前,总会招祸。 嘉靖皇帝登基后,有人告他“乱讲学,带坏风气”。 王阳明的“心学”被扣上“伪学”的帽子。 1528年,他平定广西叛乱后病重决定回乡,船行到江西南安,他握着学生的手笑:“我心里亮堂,没什么好说的。” 1529年1月,57岁的王阳明在船舱里闭了眼。 临终前,他只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死后,嘉靖皇帝骂他“狂悖”,可民间早把他当“圣人”。 他的弟子分成七大流派,心学像种子,撒遍大江南北。 晚明的时候,泰州学派的王艮说“满街都是圣人”,普通百姓也能听懂心学。 清朝时,心学被打压,可近代以来,梁启超、章太炎又把他翻出来。 就像他当年在龙场说的:“命都捡回来了,这点苦算什么?” 五百年后,我们读他的“知行合一”,读他的“致良知”,不是读古书,是读一个被打半死的人,如何用一辈子,把“活着”活成了“信仰”! 主要信源:(中国国情——王阳明为躲避追杀而逃亡,途中被和尚坑的差点葬身虎口,最后他反坑...)

0 阅读:6394

评论列表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34
2025-11-03 21:40

虽然我不认识王阳明,但是你也不能拿杜甫的图像来糊弄我……

五行散人 回复 11-04 00:03
我真的在85版的高中历史见过你,真的就是杜总

一转眼 回复 11-04 01:34
王阳明的头像是有点像外星人头戴高帽的那个哈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13
2025-11-03 21:49

平叛封了伯爵,是明代三位军功封爵的文臣之一。到了小编这里居然成了连封赏都没有。

贫道泡师太 回复 11-04 01:29
你跟ai计较什么,让王阳明半夜找他聊聊。

用户13xxx09 回复 11-04 02:34
封爵就断了文人的上进之路,本该加官的,

沧海月明

沧海月明

11
2025-11-03 22:28

你把杜甫头像弄上去什么意思?把你自己弄上去吧,反正我没见过王阳明。[静静吃瓜]

6689

6689

10
2025-11-03 20:46

用一生证明了一件事。心即所想,一修心修行。

姚得快

姚得快

7
2025-11-04 00:15

心学就是叫人求真知,讲实话,这与儒学的形而上学相悖,不利于统治,所以统治阶级都反对,但是对普通人很有用。

汪皮

汪皮

7
2025-11-03 23:26

披着唯心主义外衣的唯物主义

呦呦鹿鸣

呦呦鹿鸣

5
2025-11-04 02:57

小编觉得这像是王阳明,他便是王阳明,绝得是他爹,他爹长得就是这个像了

笑青天

笑青天

4
2025-11-03 22:29

文章作者是没上过学吗,图片明明是中学课本上杜甫的画像

双鱼 回复 11-03 23:59
ai编的,随便找个图就凑合用了,这货之前还用一战德二掷弹兵的图说是志愿军呢。。。[捂脸哭]

78

78

2
2025-11-04 03:12

那是插画师自己的自画像,他还把他们家亲戚的样貌全用上了

jjhjbkqjmszl

jjhjbkqjmszl

2
2025-11-03 23:14

何以配图唯有老杜

半月方塘

半月方塘

2
2025-11-03 22:04

心学太唯心,容易被功力不够的人带歪,至今毒害蔓延:自我,自私,自由,随心,任性,躺平……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