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狠人了!”10月30日报道,安徽阜阳,女子买了套160平米的大平层,找装修

霁雾阙任 2025-11-03 17:06:35

“遇到狠人了!”10月30日报道,安徽阜阳,女子买了套160平米的大平层,找装修公司花45万装修,本以为能开开心心入住,结果验房时发现问题百出,一气之下,女子直接邀请网友“打卡避坑”,还把新房挂到网上出售,一下让装修公司火了一把。     刘女士今年四十出头,在杭州打拼了十五年,终于攒够钱在老家买套大房子。     她想着,老了能回家养老,爸妈也能住得舒服点。     2024年10月,她花了180多万买下一套160平米的大平层,又咬牙掏出45万请装修公司全包装修。     她当时满心期待年底能拎包入住,结果新房一完工,她整个人都崩溃了。     当初选装修公司时,刘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家装修公司的宣传视频,效果图漂亮得像样板间。     设计师说“交钥匙工程,不操心”,她一听就心动了,没多比较就签了合同。     合同写着硬装17.3万,包括墙面、地面、水电这些基础部分。     后来公司又推荐她加做定制柜、阳台封窗、中央空调,还建议升级瓷砖、砸墙改造布局。刘女士想着反正一劳永逸,就都答应了,最后总价45万整。     因为工作在杭州,她没法天天跑工地,只能靠微信看设计师发来的照片。     每次问进度,对方都说“放心吧,年底准保交付”。     刘女士也信了,连工地都没去过几次。     2025年6月,她满心欢喜地回阜阳看房。     刚进门,第一眼觉得还挺整洁,心里一阵踏实。     可仔细一看,总觉得哪儿不对:主卧门颜色太深,跟整体风格完全不搭。     她跟设计师说想换个颜色,没想到设计师当场翻脸,反问:“改可以,费用谁出?”那一刻她心里咯噔一下,隐约感觉这装修怕是有问题。     回到家她越想越不对劲,把装修明细、完工照片发到网上让网友帮忙看看。     没想到评论区炸了锅:“这能花45万?顶多5万的水平!”、“柜子看着像贴纸糊的”、“地漏那位置太离谱了”。     在网友的提醒下,刘女士开始细查。     才发现屋里几乎处处都是坑:阳台玻璃本该用品牌产品,结果是本地小厂货,密封条都翘着。     地漏被瓷砖压住,真漏水根本排不出去,餐边柜比设计图浅了十厘米,买好的咖啡机放不进去,阳台柜直接挡住一扇窗户,窗户开一半就卡住。     最离谱的是9万块钱做的定制柜,柜门和内板颜色都不一样,手一推就晃。     专业博主去现场看后直言:“45万的预算,连进口材料都能用上,这活儿纯粹是糊弄人。”     刘女士越看越心凉。最让她崩溃的,是主卧那扇“实木门”。     外表看着厚实,一敲才发现是空心纸板门,声音发空。     她赶紧找装修公司理论,对方却态度强硬:“整改可以,先交尾款,费用自理。”     几次沟通下来,对方要么回避,要么摆臭脸。     记者联系公司,客服只丢下一句“来公司面谈”,就挂了电话。     气到极点的刘女士干脆把气全写在了阳台玻璃上,她贴了张大字报:“装修翻车现场,欢迎避坑打卡。”     还换上智能锁,只要网友留言想看,她就在手机上远程开门。     没想到,这招火了。     从7月到10月,前前后后有五十多人来参观,邻居、中介、自媒体博主全来了,大家都想看看45万是怎么“装出笑话”的。     这几个月的维权让她身心俱疲。     她说,有时候晚上看到那一堆还没拆封的家具快递,眼泪就掉下来了。     家里人也劝她算了:“别折腾了,就当认个教训。”     最后,她在二手房网站挂出房源,180万包增值税,买家只需付170万,装修全送。     “不想再纠缠,太累了。”刘女士叹气说,当初自己大意了,没货比三家,也没仔细看合同,还早早付了八成预付款,全程没人监工,给了装修公司太多可乘之机。     如今,这套房子被本地人称为“避坑样板间”,不少装修公司都拿它当反面教材。     装修公司倒是“出了名”,但名声臭透了。     刘女士的遭遇也成了提醒,装修不是花钱买省心,而是要自己盯紧。     合同要细看,材料要验收,款不能一次付太多。     装修这事儿,怕的不是麻烦,是被坑得连“家”的感觉都没了。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闪电新闻  

0 阅读:61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