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表示,他有信心在2026年初正式推出新的“志愿兵役”制度,以应对对俄安全焦虑,并借机把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现役兵力从目前的约18万人扩大到2030年代初的26万人。 法案要点 1. 先志愿、后强制:2026 年起所有年满 18 岁的男性必须填写一份“服役意愿与健康问卷”(女性自愿);若连续多年招不满,议会可表决重新激活义务兵役。 2. 服役期:首批志愿兵可选择 6 或 12 个月合同;完成基础训练后,可继续申请转为职业军人或进入预备役。 3. 待遇:净月薪约 2,300 欧元,含免费住宿与医保;政府还计划提供驾驶执照、职业技术培训等“附加福利”。 4. 目标数字:到 2035 年现役 26 万 + 预备役 20 万;若志愿渠道失败,可在 2028 年起对 2008 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实施“部分年龄组征召”。 为何“先志愿” 皮斯托里乌斯拒绝采用“抽签式义务兵”妥协方案,认为随机抽选会打击年轻人积极性,“要用说服力,而不是挫败感”来吸引服役。内阁因此把模式设定为“瑞典式”——先广泛筛查、再择优录取,给政府留出“扩军又不得罪人”的政策弹性。 时间表 - 2025 年 11 月:草案送交议会,预计 12 月完成立法 - 2026 年 1 月:新法生效,首批志愿兵开始体检与入伍 - 2026–2030 年:逐年把年度招募量从 2 万提到 4 万人 - 2028 年起:如志愿人数不足,可启动“部分义务征召” 争议与未知数 联合政府内部仍有分歧:社民党(SPD)担心回归强制兵役会流失青年选票;在野 CDU/CSU 则批评“问卷+志愿”步子太小,“靠问卷守不住欧洲”。此外,恢复征兵需要重建兵营、训练场与教官队伍——这些基建最快也要 2027 年才能就位。 下一步 若议会通过,2026 年春季第一批志愿兵将入伍,主要承担基地警卫、后勤、网络与国土防御等任务;政府同时启动“临时营房”建设计划,让新兵就近训练,减少家庭阻力。 一句话总结:德国把“扩军”拆成两步——先撒网志愿,再视情恢复义务兵;2026 年元旦起,18 岁男性将首次收到那张“你愿意当兵吗”的电子问卷,答“是”的人可能成为欧洲最大常备军的新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