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车企这次倒血霉了,真的是活该。 马自达已失去回购权,成为第一家“回不去”的西方车企;雷诺、现代等仍握有期权,但能否兑现取决于2025-2026年政治风向与中方接盘意愿。 俄境内原外资工厂正被中俄联合运营快速“改装换标”,西方品牌即便未来获准回归,也将面对一条几乎被重新洗牌的供应链。 一、象征性出售 + 回购条款:通用模板 2022年俄乌冲突后,马自达、雷诺、梅赛德斯-奔驰、现代等相继以“1欧元/1卢布/1万美元”的象征价格把工厂股权卖给俄方,并约定3-6年内可回购。 - 马自达:50%股权卖给索勒斯(Sollers),回购期3年,2025年11月到期未行使,正式失去回购权。 - 雷诺:将AvtoVAZ 68%股权转给俄政府,保留6年内回购选项,目前仍在窗口期。 - 现代:两座圣彼得堡工厂以10,000卢布(≈170美元)卖给Art-Finance,回购期权至2025年12月,目前尚未决定。 二、回购窗口“倒计时” - 雷诺:若想回购,需补偿AvtoVAZ约112.5亿卢布(约12亿美元)的2022-2024新增投资,否则俄方可拒绝。 - 现代:已重新注册品牌名,被解读为“返场”前奏,但政治风险与西方制裁仍未解除。 三、工厂现状:中俄联合运营 - 原马自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厂:2023年起转产索勒斯品牌客车,无马自达技术输入。 - 原日产圣彼得堡厂:现由中央汽车与发动机研究所运营,生产“莫斯科人”品牌车型,技术来源为中国江淮。 - 原雷诺莫斯科厂:挂牌“莫斯科人”,实际使用中国江淮、一汽平台,俄中双方共管生产线。 - 原大众/现代工厂:被Art-Finance并入AGR集团,同样引入中国零部件,按CKD/SKD方式组装。 四、市场格局:中资占九成销售收益 - 2025年1月中国品牌占俄轻型车销量62.4%,俄最大车企AvtoVAZ数据显示“90%销售收益落入中国车企口袋”。 - 若雷诺、现代2026年行使回购,需与已深度本地化的中国供应链共存,品牌溢价与成本优势均面临挑战。 五、展望:西方品牌“回得去吗?” - 政治前提:欧盟对俄制裁未解除,法、韩政府仍支持制裁,企业层面回购需等待外交解冻信号。 - 经济账:回购后需再投数亿美元重建供应链、恢复西方零部件进口,而俄官方已提高报废税、限制平行进口,返场成本远高于“象征价格”。 - 竞争环境:中国车企已锁定渠道与零部件配套,西方品牌即便回归,也将面对“中俄联合生产线”+“中国供应链”的混合竞争对手。 马自达失去回购权,标志“象征性出售+回购”模式首次破裂;雷诺、现代等虽仍握期权,但窗口即将关闭——目前看来,停战遥遥无期,即便停战,西方政府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可能很快结束,因此在约定日期内,西方车企不可能回到俄罗斯。 就是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回来会如何? 你不在,厂子和工人都要吃饭,不可能停工。 几年来,俄境内原外资工厂正快速“中俄联合化”,西方车企若未来获准回归,将不得不与已深度本地化的中国供应链共处同一屋檐——不再是简单的“买回工厂”,而是要投掷巨资,买回一条被重新洗牌的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