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为中国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包括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支持人才培养、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等。 ● 科学理论奠基: ○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理论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与李政道合作提出该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的传统认知,对物理学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他们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巨大荣誉,对中国青年投身科学研究起到了深远的激励作用。 ● 促进科技交流:1971年克服阻力回国访问,返美后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世界,有力地推动了中美科学交流,增进了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的了解,搭建起了中外科技交流的桥梁。 ● 支持人才培养: ○ 邀请访问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时,邀请多位国内物理学家访问,并安排国内做同步辐射装置的科研人员去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装置工作,为中国同步辐射发展培养了人才。例如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陈佳洱,就曾在杨振宁的安排下到石溪分校访问。 ○ 建立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中心,吸引国际顶尖人才,促进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 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 ○ 推动自由电子激光发展:积极推动自由电子激光在中国的发展,并与相关人员深入讨论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直线加速器来开展此项研究。 ○ 助力散裂中子源建设:2007年起,在东莞主持建设散裂中子源期间,杨振宁作为东莞理工学院荣誉校长,建议东莞理工学院参与建设并利用其开展科学研究。建设初期,积极为散裂中子源引进人才,支持经费,高度评价其对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真是没想到,原来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有成为亿万富翁世界巨富的机会,可惜他主动放弃了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