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就在刚刚 , 中国行动了! 12月1日起,东大对含本国稀土的相关货物出口管控又升级了。根据东大商务部10月9日发布的公告,从该日起,若境外产品中稀土成分≥0.1%,将需要申请出口许可才能出口。 可能有人不懂,这0.1%的门槛有多严?简单说,小到手机芯片,大到光刻机、战斗机零件,只要含一点中国稀土,都得经咱们批准。要知道,中国握着全球49%的稀土储量,90%以上的冶炼产能。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早有铺垫。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实施,今年7月又出了总量调控办法,一步步把管控做细。为啥这么严?最近刚曝光的走私案太触目惊心,4个月近4000吨稀土伪装成“艺术品”流向美国军工厂。 更关键的是,稀土是真·战略命脉。ASML光刻机的镜头抛光要中国铈基材料,F-35战斗机缺了中国的镝根本造不出来。荷兰之前还限制光刻机出口,现在ASML库存只够撑8周,急得团团转。 有意思的是,美日刚抱团搞“去中国化”供应链,砸钱建工厂。可美国冶炼纯度才99.9%,咱能到99.999%,成本还比他们低3倍;日本更是“家里没矿”,90%依赖进口。 西方反应特反常,美国喊着“经济宣战”却没反制,欧洲、日韩全在沉默。美国智库直言,中方筹码太硬,全球企业都得服。专家何伟文说得对,这是守住技术和国防安全的关键。 其实这招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借鉴了技术管制的思路,精准打击敏感领域。对军事用途和高端芯片相关的申请,原则上直接拒批,就是要卡住风险点。 别以为这是封锁,合规的民用需求都会批。中国早从“卖原料”转向“控产业链”,3.8万项专利把关键环节握得死死的。高盛算过,西方想追上来,得砸250亿,花10到15年。 从资源保护到产业话语权,从反走私到防滥用,这步棋下得又稳又准。全球供应链重构是必然,但想绕开中国?没那么容易。 对此,你们怎么看?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