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靠谱”的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为何能爆火这么多年? 央视荧屏上,一位

映天真 2025-11-04 18:05:46

中国最“不靠谱”的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为何能爆火这么多年? 央视荧屏上,一位少将级专家信口开河,说潜艇怕海带缠,激光武器遇雾霾就歇菜。听众哄堂大笑,却没人赶他下台。这“忽悠”把戏玩了三十年,为啥非但没凉,反倒火遍大江南北?藏在背后的,是大国博弈的巧妙一招,还是老百姓求真知的真心呼声? 1992年,张召忠头一回上《军事天地》,聊海湾战争,就开始用大白话拆解坦克火力。观众听着新鲜,栏目组一看,这人能把高大上的玩意儿说成街头闲聊,干脆拉他常驻。结果从那起,他成了央视军事节目的“门面担当”,每周准时露脸,话题从南海巡航到中东乱局,应有尽有。 可这火爆的底色,总离不开那些争议言论。拿2003年伊拉克战争来说,张召忠在节目里直言,美军推进快是快,但沙尘暴一卷,补给线就得卡壳;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藏在巷子里,美军短期拿不下巴格达。事实是美军还真遇上泥潭,城市战打得焦头烂额。他的预测虽有偏差,却戳中了人民战争的精髓,让人觉得这专家接地气。网友们乐了,截屏转发,配上“局座神预言”,一夜间刷屏。类似的金句还多着呢,比如“海带缠潜艇”,他说黄海浅滩海带密集,敌潜艇钻进来就得卡壳。这话听着像段子,可细想,是在提醒大家,国防不光靠高科技,地利人和一样管用。 不过张召忠1952年生在河北盐山一个农家,家境一般,1970年底参军进海军导弹部队。那时候,他从技术兵干起,摸爬滚打在南海舰艇上,风吹日晒学装备。1974年考上北大无线电专业,毕业后深造军事战略,还去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进修。回国升任海军装备研究所副所长,90年代调国防大学当教授,带博士生。这样的资历,搁别人身上,早成高冷学者了。   可他偏不,退役前就爱在课堂上加点生活味儿,学生们下课还围着问东问西。2015年7月正式退役,卸下军装,转身就专职上央视。那年《防务新观察》正好热播,他每周六晚八点准时分析国际热点,从美军航母编队到俄乌冲突,一讲就是一小时。节目组选他,正是看中这份实战积累,能把宏观战略说成家常饭。 火了三十年,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顺应民心。信息时代,大家不爱听官话套话,就想听实打实的分析。张召忠的风格,正好对路子。他不藏着专业术语,却总用比喻串起来。比如谈歼-20,他说这是“小升级”,听着谦虚,实则在强调体系作战的重要性。网友争议大,有人说太保守,有人觉得稳扎稳打才靠谱。   可不管咋样,这话题一出,社交平台就炸锅,军迷们辩论到天亮,顺带学了点国防常识。央视这平台,也借他的光,收视率节节高。2006年节目改版,他从主持人变嘉宾,专心点评,避免了“假装不懂问问题”的尴尬。结果呢?观众更爱了,觉得这专家像邻家大叔,靠谱中带点乐子。 当然,他的“不靠谱”也招来非议。有人翻旧账,说他预测总偏,像是故意低调军力。细究起来,这背后是军人本色——低调务实,服务国家大局。我们国家国防教育,本就强调全民参与,他这路子,正好拉近距离。   这样的科普,比枯燥报告强多了。2016年,他开通微博“局座召忠”,粉丝眨眼破百万。动态里不光分析热点,还夹杂自嘲,化解尴尬。B站直播那回,聊国际军事,弹幕刷屏,系统都卡了。微信公号跟上,每周音频推送,通勤路上听听,解乏又长见识。这些新媒体玩法,让他从电视老将变身网红,触达亿万年轻人。 说到底,张召忠的爆火,映照出时代变迁。过去,军事知识是少数人专利;现在,全民国防意识觉醒,大家渴求真相。他用“忽悠”外壳,包住硬核内容,既娱乐大众,又守护底线。央视请他上节目,不是纵容,而是信任这份责任心。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