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隆坡会谈后,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骤降至30%,却同步收紧半导体设备出口,连ASML的14nm光刻机都被列入黑名单。 这种「关税松绑+科技锁喉」的组合拳,本质是用慢性压力替代短期冲击,既避免贸易休克引发反噬,又通过技术封锁延缓中国产业升级。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推动「友岸外包」重构供应链:苹果将30% 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特斯拉在墨西哥建厂试图摆脱中国供应链。 但中国也在反制中展现战略定力:稀土技术出口管制让美国F-35战机生产线告急,RCEP框架下对东盟出口增长18.7%。 这场博弈没有硝烟,却比刺刀见红更考验耐力。 当美国用「小院高墙」构筑技术壁垒,中国正以「一带一路」编织新的全球合作网络。看懂这种「韧性博弈」的本质,就会明白:真正的较量,不在关税数字的升降,而在谁能定义未来十年的全球规则。 同意的点赞,让更多人看清这场持久战的真相!
2025年吉隆坡会谈后,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骤降至30%,却同步收紧半导体设备
看今天
2025-11-04 21:3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