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升温!话题升温! 据最新报道,一位美籍越南人在采访中宣布了自己的看法,称

率真原野 2025-11-05 13:59:44

话题升温!话题升温! 据最新报道,一位美籍越南人在采访中宣布了自己的看法,称80、90年代移民美国的华人,一提中国的好就接受不了。这是个提醒,讨论要放在时间线上我觉得这点挺关键。 1988到1995这一段,很多人离开时,家里还在凭票买东西,普通人月薪几十块,住老房子,出门骑车是常态。另一边,美国超市货架很满,工人收入高,住有院子的房子,开车是标准配置。不少人为了走,找蛇头花下大钱,到了那边先还债,再找工,这种投入直接把“美国更好”钉在心里,不轻易改口。 接着看信息渠道。当年没有智能机,也没有便宜的长途,唐人街打一通国内电话要掂量,书信一来一回得一个月。美国那边对中国的报道本来就少,很多人对中国的认识停在片段里,连一些当年闹得大的指控最后被纠正的细节,都很难在社区里完全传开。久而久之,大家听到的都是负面消息,认知就被定住了。 落到具体生活。华裔里不少人扎在餐馆后厨、成衣厂、工地,班长、学位这些标签不多见。据媒体与学者的早期调查,很多人的年收入在一两万美元到三万多美元之间,看着比国内高,但算上房租、吃饭、交通,剩的不多。住唐人街小公寓、买二手车是常态,工作是一天一天地接活。在这样的压力下,“美国更好”不仅是情感,也是心理支撑,一旦承认国内变好了,就像否定自己当年的选择,这个坎不好过。 对照今天的国内,变化已经是肉眼可见。高铁网已经铺开,城里地铁城市越来越多,电商和快递把货送到家,移动支付覆盖街头巷尾,超市和便利店随处可见。很多人说起这些老移民不信,其实也有现实原因,他们很少回国,路费不便宜,岗位也不允许轻易请假,认知自然停在离开那一刻。 时间往后推,新一代的情况不一样。2008年以后,往返更频繁,视频通话随手就能连,照片、短视频能把城市变化直观地给到家里人。这让社区里的信息闭环慢慢松动。我看更有效的方式,是拿出具体的、可核对的事实,尽量让他们亲眼看一别靠情绪推。 最后还是落在态度上。尊重那一代人的经历,也要把今天的图景讲清楚。别拿90年代的画面当现在的标准,更新认知靠耐心和细节。把时间轴摆稳,把真实现场摆出来,这类分歧就能一点点缩小。

0 阅读:198

评论列表

四川超级游击队

四川超级游击队

3
2025-11-05 18:07

图一是越南被美国接回的难民?

真心汉子

真心汉子

2025-11-05 20:22

当年去美国的华人现在应该大多平庸,在美国社会底层艰难维生,他们没有为中国建设出过力,在中国的同学亲戚比他们过得好,他们难以接受,听到中国越来越先进发达,这些美国华人心如刀绞,优越感全面崩溃,就喜欢看这些假洋鬼子难受的样子

率真原野

率真原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