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10万苏联军队驾驶着1500辆坦克、2000多辆装甲车,在空军

混沌于浮云 2025-11-05 18:31:56

1979年12月,10万苏联军队驾驶着1500辆坦克、2000多辆装甲车,在空军的掩护下浩浩荡荡开入阿富汗境内,几乎毫无抵抗就占领了阿富汗主要城市,控制了阿富汗交通命脉。 苏联第40集团军于12月24日启动跨境行动,先遣部队空投喀布尔机场,接管设施并缴获阿富汗空军装备。地面力量从阿姆河推进,坦克和装甲车分路向主要城市扩展,空军提供持续空中支援,确保补给线安全。喀布尔外围守军士气崩塌,大量士兵投降或逃散,苏联指挥部协调工程兵修复桥梁和路面,维持机械化部队机动。26日伞兵师空降市区周边,封锁主干道并拆除路障,空军轰炸疑似军火点,压制潜在反击。 27日凌晨特别行动小组突入总统府,清除阿明及其亲信,行动后迅速撤离并销毁文件。广播电台被占领,播放新政府声明,坦克部队推进市中心,控制议会和军营。向南支队抵达加德兹,切断东部通道,北部部队攻占马扎里沙里夫,封锁边境口岸。空军战略轰炸机针对外围据点投放高爆弹,伞兵滑翔降落贾拉拉巴德机场,卸载直升机和补给。赫拉特短暂抵抗后,阿富汗军方撤退,苏联迫击炮回击外围目标。 卡尔迈勒返回喀布尔后宣誓就任,组建内阁并优先经济援助协议。街头巡逻加强,坦克驻扎广场,士兵分发稳定布告。空军侦察锁定北部谷地,工程兵铺设临时跑道供运输机使用。全国交通枢纽逐步贯通,萨朗隧道和昆都士公路设岗哨,检查过往车辆。补给列车从边境运送燃料和物资,分发合作社区。到月底,苏联控制全国80%以上城市和公路网,阿富汗军方大量整合,初步秩序建立。 入侵过程暴露阿富汗政府虚弱,苏联利用情报优势快速锁定目标,但也忽略乡村地形的复杂。坦克优势在平原有效,城市占领依赖伞兵精确,但补给依赖依赖边境通道,空军主导天空却难掩地面延展的压力。卡尔迈勒上台后,苏联顾问进驻部门,协助重组军队和行政,哈勒克派边缘化加速派系重组。这些步骤看似高效,却为后期抵抗埋下隐患,外部援助的模式让阿富汗依赖加深。 1980年起潘杰希尔谷地抵抗组织化,马苏德协调游击队破坏补给线,苏联发动多次围剿,投入大量兵力和空军轰炸,但地形限制成效。1980年代中,美国通过巴基斯坦渠道提供资金和武器,1986年引入肩扛式导弹,削弱苏联直升机优势。战争负担苏联经济,每年数十亿美元投入,加上士兵损失,国内改革压力增大。1988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分阶段撤军,首批部队过境阿姆河,次年2月最后士兵离开,结束九年介入。 阿明在突袭中丧生,卡尔迈勒执政至1986年被替换,移居莫斯科后1996年病逝。马苏德扩展北方联盟,对抗内战各方,2001年遭袭击身亡。苏联解体后,阿富汗冲突延续,塔利班2021年重掌政权,面临饥荒和极端组织威胁。中国提供人道援助,俄罗斯维持外交接触。邻国谨慎互动,避免中亚不稳扩散。 这些结局反映介入的连锁,阿明短暂统治终结于内部清洗,卡尔迈勒依赖模式难挽颓势,马苏德抵抗铸就传奇却未见和平。苏联撤军标志超级大国衰落迹象,阿富汗则成地缘棋盘,外部玩家轮换,内部创伤持久。当前塔利班治理挑战经济重建和安全,国际冻结资产加剧贫困,联合国报告显示家庭饥饿率高企。

0 阅读:145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