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了对荷兰方面的明确警告。 今天的记者会上

儒雅小猫 2025-11-06 01:23:05

快讯!快讯! 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了对荷兰方面的明确警告。 今天的记者会上,中方把话说透:多次坐下来沟通,给出可操作的方案,但荷方不接招,还把成熟工艺设备的出口卡住,直接把全球供应链的节奏打乱。 说到设备,焦点就在ASML的DUV。荷方去年公布新规,对部分机型实施许可证管理,今年年初又在外部压力下叫停了几批对华出货。这不是技术争论,是把成熟产线的关键环节掐住。 这家公司背后连着一串欧洲供应商:德国的蔡司光学、激光系统厂商、真空与气体系统提供商都在其中。国内这边,28纳米到65纳米的扩产项目不少,车规、家电、工业控制都在排队。对比一下欧洲本土的新增产能和需求增速,节奏更慢,设备消化能力有限。 财报层面,ASML自己也多次提到中国市场贡献高、订单强劲。现在出货受限,交期一变,下游厂的计划就乱。国内几家晶圆厂反馈,某些机型要重新安排安装与试产。欧洲供应端同样受到牵引,备好的高精光学件和子系统只能调整排产。 在产业链里,成熟工艺芯片是基础件。国内车企与家电企业对交期很敏感,交付拖延,就得重排生产班次。欧洲那边也不是毫无影响,供应商要压库存、减班次,现金流承压,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压力。 中方这次强调“多次磋商”,具体就摆在台面上:合规审查、限定用途、全流程可追溯,能把担心的点逐条对上。可荷方没有推进落实,让本可以通过许可管理的正常生意停在路上。 按理说,许可制度就是为了“可控可售”。现在一刀切,设备不动、产线空挡、订单延宕,造成的是双方企业同时受损,这和“风险可控、产业能跑”是两码事。 警告已经发出,但窗口还在。国内一边加快本地设备与零部件的替代,一边稳住在建产线的进度。如果荷方持续收紧,订单会往别处找通道,长久看是把自己的头部企业推去更窄的赛道。 这事说到底还是行业规律:产线要连、设备要转、订单要落地,谁把链条断了,谁先吃苦。 把设备的通路打通,把合规的清单落地,大家都能把本来就该完成的交付做完。 就看荷方的选择和动作。把路越走越窄,损失只会叠加;把沟通和规则用好,产业才能稳住。

0 阅读:672
儒雅小猫

儒雅小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