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致富的逆袭:南街村、大寨村为何能年入十亿,秘诀何在?

痴梦还 2025-11-06 08:57:17

南街村富了,大寨没散,集体路走通了 2025年11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乡村振兴这件事,全国百强村名单公布出来,大家注意到一个情况:这一百个村子没有一个是把田地分开单干的,它们全都依靠集体所有制作为基础,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实行包产到户的做法,这与四十年前的说法完全相反,那时候人们总说分田才能找到出路,现在坚持走集体道路的村庄反而成为最富裕的那些。 像河南的南街村、山西的大寨村、河北的周家庄、黑龙江的兴十四村,这些地方以前总被说成太过时、跟不上时代,如今它们每年产值都超过十亿,自己办起工厂、建起产业链,连医疗教育住房也都由村里负责,村民不用为看病上学发愁,也不用担心养老问题,日子过得安稳踏实,如果去村里走走,能看见超市、学校、医院,还有他们自己的啤酒厂和方便面车间。 有人说这些村子是靠能人带出来的,确实,这些村子的干部长期管事,比如南街村的王宏斌干了四十年,周家庄由雷家三代人管理,但全国有三十多万个村子,能干的村干部不少,为什么只有这些村子成功了呢,关键原因不在个人能力,而在制度安排,分田到户的村子土地归个人所有,想建个工厂得找几百户人家签字同意,要谈补偿、分利益,扯皮三年也不一定能办成,而集体经济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的,说要干就能干起来,不用挨家挨户去磨嘴皮子。 他们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贷款建厂,南街村在1986年办起面粉厂,后来慢慢发展成完整的食品工业链,周家庄乡在1983年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现在已经拥有八大产业,这些村子不是靠运气好,也不是政策特别照顾,南街村位于河南中部,兴十四村靠近黑龙江边,地理位置其实并不优越,当年被批评是“走回头路”的那些村庄,反而避开了如今很多农村遇到的空心化、老龄化、土地零散化的困境。 你看那些把田地分到各户的村子,就算有人想回去做点事情,也很难推动,比如浙江有个村子打算发展旅游,需要从172户人家手里收回土地,谈了五年还没开始动工,而集体经济的村子早就把规矩定好了,不用等什么天时地利,只要人齐了、方向对了,就能一步一步慢慢做起来,这不是什么奇迹,是选择带来的结果,我总觉得,有些路子看着有点老套,其实走起来最稳当。河南南街村 大寨发展 乡村振兴 现在农村还分田单干吗?

0 阅读:17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2
2025-11-07 10:04

文章写的很好!分析的很透彻,给您点赞!! ![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猜你喜欢

痴梦还

痴梦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