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之所以敢和中国硬碰硬,其实他早已把阿斯麦算在了里头。但荷兰千算万算一定没算到,如果他把阿斯麦逼急了,阿斯麦很可能会“离家出走”。 荷兰这两年跟着美国对中国搞光刻机限制时,那股底气说白了全靠阿斯麦撑着。毕竟全球独一份能造EUV光刻机的企业就在自家地盘,连美国芯片巨头都得看阿斯麦脸色,2023年10月跟着出台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时,荷兰政府那姿态摆得相当硬气。他们笃定阿斯麦离不开荷兰的本土供应链,更觉得中国没了阿斯麦的设备就迈不过高端芯片这道坎,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压根没多想后果。 可荷兰忘了,阿斯麦是家要靠赚钱活下去的企业,不是政府手里的政治筹码。2025年第三季度阿斯麦营收75.16亿,同比增长才0.65%,净利润增速更是跌到2.31%,高管们早就坐不住了。中国市场可不是小数目,光是2024年DUV机型就卖了几十台,占了营收相当大的份额,荷兰政府硬卡先进机型出口,等于生生断了阿斯麦的财路。 而阿斯麦早早就开始给自己留后路了。2022年11月就宣布要在韩国华城投资2400亿韩元建技术基地,负责设备再制造和技术支持,2024年下半年已经正式投产,还计划10年内新增1400个岗位,甚至考虑加设研发中心。要知道韩国有三星、SK海力士这些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超过3成,仅次于台湾地区的4成,把基地建在这儿,明摆着是往客户身边凑。 这还不算完,2023年出口管制政策刚落地,阿斯麦就把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到了德国和法国,2024年又把EUV光刻机的光学组件测试线搬到了日本。这些动作哪儿是离不开荷兰的样子?分明是在悄悄搭建全球布局,一旦荷兰这边政策卡得太死,随时能把核心产能挪走。毕竟亚洲有最密集的芯片制造产业链,订单扎堆送上门,可比在荷兰看美欧脸色痛快多了。 荷兰政府这会儿估计有点骑虎难下了。跟着美国施压吧,阿斯麦的产能越挪越远,2025年财报里的营收增速已经在敲警钟,真要是把这家巨头逼得彻底“离家”,荷兰损失的可不止是每年几十亿的税收,整个高科技产业的话语权都得打水漂。不施压吧,又怕得罪美国,落个“不听话”的名声,左右为难的样子属实有点好笑。 说到底,荷兰就是把阿斯麦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却没搞明白企业终究要跟着市场走。阿斯麦CEO早就说过“光刻机不是土豆,得跟着客户走”,2024年在台湾地区扩建研发中心,2025年又传出要加强与日本供应商合作,每一步都在远离荷兰的束缚。 要是荷兰还抱着僵化的限制政策不放,说不定哪天醒来就会发现,阿斯麦的核心团队早就搬到首尔或者台北办公了。这世上从来没有永远绑定的企业和国家,只有永远绕不开的利益,荷兰这步棋,怕是真要下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