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

如梦菲记 2025-11-06 11:09:05

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本没有一个明白人?答案很讽刺:日本海军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打不过美国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当年策划珍珠港偷袭的山本五十六,本人就在美国待过好几年,他比谁都清楚美国那些工厂一天能造出多少飞机和军舰。   他私下跟人说过,跟美国开战最多撑一年,之后就是被碾压的命,这样的话在日本海军高层不是秘密,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   问题来了,既然知道必输,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上?这就得说到日本当时的处境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就像赌红了眼的赌徒,在中国越陷越深。   本来想着速战速决捞一把就走,结果中国人民拼死抵抗,硬是把日军拖进了泥潭。   淞沪会战打成血肉磨坊,长沙几次拉锯战打得日军筋疲力尽,华北的八路军到处破坏铁路炸桥梁,日本投进去的兵力和物资就像扔进无底洞。   到了1941年,日本已经骑虎难下,撤?那前面的投入全白费,面子里子都丢光。   继续打?国内的石油储备快见底了,工厂没原料开工,军舰飞机没油烧,这仗还怎么打?日本这个岛国本来就资源贫瘠,石油钢铁全靠进口,而美国恰恰掐住了这条命脉。   美国人看日本在中国烧杀抢掠,实在看不下去,就开始经济制裁,先是取消贸易协定,接着禁运钢铁,最狠的是冻结资产加禁运石油。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日本的战争机器眼看就要停摆,军国主义者急得跳脚,他们算过账,按现在的消耗速度,撑不了几个月就得趴窝。   日本当时其实想过别的办法,他们盯上过苏联的西伯利亚,那边资源丰富,可1939年在诺门罕被苏联红军打得鼻青脸肿,北上的路直接堵死了。   谈判这条路也试过,但军方那帮狂热分子不干,他们觉得放弃在中国的利益就是丢皇军的脸,宁可赌命也不低头。   最后只剩一条路:南下抢东南亚的石油和橡胶,可那是英美荷的地盘,美国太平洋舰队像一道铁门挡在那儿,日本军部琢磨来琢磨去,觉得不把这支舰队废掉,南下计划就是空谈。   于是一个疯狂的念头冒出来:先下手为强,趁美国人不备突袭珍珠港,打残他们的主力舰队,争取时间快速占领东南亚,等美国缓过劲来,日本已经建好防御圈,到时候谈判也有筹码。   这逻辑荒唐吗?荒唐,可对当时走投无路的日本来说,这是唯一能抓的稻草,他们就像一个欠了高利贷的赌徒,明知道去赌场十赌九输,但不赌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   1941年12月7日,日本航母编队完成了这次偷袭,美军确实损失惨重,可美国的航母正好不在港内,修理设施和燃料库也没被炸毁。   更要命的是,这一拳彻底把美国打醒了,原本美国国内还有不少人主张中立,珍珠港一炸,全国上下同仇敌忾。   美国的工业实力开始全速运转,造军舰造飞机的速度快得吓人,日本抢到的那点资源根本不够塞牙缝,中国战场继续消耗,太平洋战场又开辟新战线,两头挨打的日子可想而知。   说到底,日本的悲剧是自己作的,侵略中国就像吸毒,一旦上瘾就停不下来,越陷越深越疯狂,资源枯竭逼着他们孤注一掷,可再疯狂的赌徒也改变不了实力差距的现实。   山本五十六那些明白人看得清楚,只是在狂热的军国主义氛围里,理性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这场战争最大的讽刺就在这儿:发动战争的人明知必败,被拖入战争的美国却找到了参战的完美理由。   日本以为能赌赢时间,实际上只是加速了自己的灭亡,1945年的两颗原子弹,不过是给这场荒唐赌局画上句号而已。   历史告诉我们,野心和侥幸永远撑不起真正的胜利,当一个国家被贪婪蒙蔽双眼,连自己的明白人都不听,等待它的只有毁灭,日本偷袭珍珠港不是勇气,是绝望中的挣扎,是理智被疯狂吞噬后的最后一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