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词夺理!”11月5日报道,湖北襄阳,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士因为驶入机动车道被交警拦下,面对20元的罚款,她先是说不会用手机缴费,接着质疑为什么只处罚她,最后情绪激动地躺在地上,经过交警的耐心解释,她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缴纳了罚款。[得意]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城市都不陌生,早晚高峰时段,总能看到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中穿行,不少人觉得“就绕一小段没关系”,却忽略了机动车驾驶盲区的危险,电动车与汽车发生的碰撞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违规占道有关。 非机动车道被占用、道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在很多城市都存在,有些路段的非机动车道成了停车场,有些路口的指示标志模糊不清,这些都在无形中促使人们违规行驶。 当“为什么只抓我”的委屈变成“确实不该走机动车道”的认同时,说明执法不仅起到了惩戒作用,更实现了教育目的。 看了襄阳这位女子因骑电动车走机动车道被罚的新闻,感觉就像在身边街上看到了熟悉的一幕,网友们对这个事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特别真实。 “罚20元真不冤,机动车道多危险啊,汽车嗖嗖的,万一后视镜没看到电动车,后果不敢想。这是为自己安全负责,警察做得对。” “说实话,我有时赶时间也会骑上机动车道蹭一段,看完有点心虚……以后真得注意了,不能有侥幸心理。” “她躺地上这操作也是绝了,跟小孩子似的,不过警察叔叔够有耐心的,没发脾气,点个赞。” “为啥只逮我?这话太经典了,被抓到时第一反应都是这个,总不能要求警察像撒网一样把所有违规的都同时按住吧。” “不会用手机缴费可能是个借口,但现在确实挺方便的,处理违章、查信息都能办,年纪大的人学一下没坏处。” “我觉得也不能光罚,有些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不是被车占了就是断头路,逼得你不得不走机动车道,这也是个问题。” “20块钱买个教训,比出了事故进医院强百倍,安全这事,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选择性执法这个质疑,其实反映了大家要的是公平,如果能看到交警经常在这个路口查,而不是偶尔来一次,这种抱怨可能会少很多。” “从又哭又闹到最后认罚,说明道理还是讲通了,执法有温度,比单纯开罚单效果更好。” “电动车管理真是城市一大难题,开车的觉得电动车乱窜,骑电动车的觉得路权没保障,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 “支持严格管理!我们这电动车逆行、闯红灯的太普遍了,每次开车都提心吊胆,早就该好好管管了。” “这件事能上新闻,本身就说明大家的法律意识在提高。放以前可能没人当个事,现在都知道要讨论一下对错了。” 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这位女士的行为,你会上前劝一句吗?或者,你对改善电动车和机动车“路权之争”有什么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 信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