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关键的是,这次的暂停政策不是全面放开,是重点瞄准了刚需领域。像消费电子、新能源、纺织服装这些行业,既是中国出口的优势项,也是美国供应链离不开的环节。 先看消费电子领域,中国对美出口的机电产品一直占大头,2024年中美贸易数据里,这类商品撑起了不少份额。 美国那些做电子产品组装的工厂早就扛不住了,之前加征的关税全转嫁成了成本,要么自己吞掉利润,要么涨售价让消费者买单。 现在暂停24%的税,美国的手机、电脑组装厂能松口气,成本降下去,终端售价也能稳一稳。 中国这边的零部件厂商更踏实,订单不用再忽上忽下,长三角那些做连接器、显示屏的工厂,最近都在忙着调整产能。 新能源领域的依赖更实在,美国市场里超三分之二的锂离子电池都得从中国进,之前这些电池被征了64.5%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车企的电动车成本一直降不下来。 这次暂停相关商品的24%关税,特斯拉、福特这些企业的电池采购成本能明显降低。中国这些电池材料企业也能更稳地接订单,不用再担心关税波动影响合作。毕竟2024年中国光伏、电池出口规模摆在那,美国想立刻找到替代供应链根本不现实。 纺织服装行业更是典型的互补型领域,中国的面料、成衣制造能力全球难找对手,美国的快时尚品牌、运动品牌常年依赖中国供应链。之前加征关税后,美国超市里的T恤、牛仔裤价格悄悄涨了不少,消费者抱怨声不断。 现在暂停这部分关税,美国零售商能稳住进货价,中国珠三角的服装厂也能拿到更稳定的订单,工人的就业预期也跟着稳了。2024年中美6882.8亿美元的贸易额里,纺织服装占了不小比重,这部分稳定了,两国贸易基本盘就稳了一半。 为啥非要保留10%的关税?这可不是随便留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说得明白,这是落实经贸磋商的共识,本质是对等原则的体现。 美国之前也没彻底取消对华关税,只是暂缓了新的制裁措施,比如那个“50%穿透规则”就暂停了一年。中国留着10%,就是手里攥着个安全阀,提醒对方别搞小动作。要是美国哪天再重启加征,中国这边也能及时回应。 这一年的暂停期,双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美国那边压力确实大,贸易战已经让美国企业赔了超120亿美元,通胀居高不下,再加关税老百姓肯定不买账。 中国的出口企业也需要缓冲,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稳定住美国这个市场能缓解不少订单压力。但这绝不是彻底和解,水下的博弈根本没停。美国还在拉着盟友搞关键矿产联盟,中国也在加快核心技术的自主替代。 对普通人来说,这政策影响挺实在的。美国消费者年底圣诞购物,不用再为电子产品、衣服多花钱。中国外贸行业的工人,不用再担心工厂因为关税丢订单而裁员。跨境电商卖家也能踏实备货,不用再天天盯着政策变来变去。这些变化看着小,其实都是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体现。 没人把这当成终点。特朗普都提了“G2”概念,说白了就是承认中美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留着10%的关税,美国暂缓出口管制,都是在给自己留退路。 这一年里,双方都会盯着对方的动作,看看谁先松口,谁能在技术、供应链上更占优势。但至少现在,大家都愿意先把拳头放下,喘口气再算下一步的账。 来源:证券时报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