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证人全都招了 尹锡悦听到“枪毙”两个字 当场就说不出话了!   2025年1

波览历史 2025-11-06 11:59:49

关键证人全都招了 尹锡悦听到“枪毙”两个字 当场就说不出话了!   2025年11月3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庭审现场,前陆军特战司令官郭种根的一句证词,让整个韩国舆论炸开了锅。   他当着法官和旁听席的面明确指证,前总统尹锡悦曾在2024年10月的一次聚会中下令“把韩东勋这些政治对手带过来,我要亲手枪毙他们”。   原本还在法庭上激烈争辩、否认所有指控的尹锡悦,听到这两个字瞬间僵在原地,脸上的强硬姿态彻底崩塌,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这场围绕“12·3紧急戒严事件”的庭审,随着核心证人的重磅爆料,将尹锡悦推向了韩国宪政史上最严重的司法危机。   熟悉韩国政治的人都知道,历任前总统多因贪腐、亲信干政等罪名落马,但尹锡悦面临的指控完全突破了以往的尺度。   韩国《刑法》中明确规定,内乱罪首犯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无期监禁,而检方早已在2024年12月就将尹锡悦认定为“12·3戒严事件”的内乱首犯,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则被列为重要任务参与者。   这一定性让尹锡悦的处境远比朴槿惠、李明博更为艰难,朴槿惠最终获刑22年,李明博被判处17年,两人罪名均未触及“危害国家宪政根基”的内乱罪。   关键是,韩国共同民主党已在推动修法,明确犯内乱罪者不得特赦,这意味着尹锡悦即便日后有保守派重新执政,也很难复制朴槿惠2021年获赦的命运。   尹锡悦的这场危机,从2024年12月3日那个夜晚就已注定。   时任总统的他突然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理由是“应对国会破坏宪政的行为”,但此举遭到国会190名议员全票反对,首尔街头随即爆发数千人抗议。   仅仅12小时后,尹锡悦就被迫解除戒严,总统府多名核心幕僚接连辞职。   这场仓促收场的戒严行动,暴露了尹锡悦对权力的误判,他以为总统的军队统帅权可以凌驾于国会之上,却忘了韩国1987年民主化后,宪法早已明确限制总统戒严权,启动戒严必须经国会批准且仅限“应对内乱外患”。   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尹锡悦派兵封锁国会、禁止政治集会的行为,已符合大法院判例中“破坏宪法机关正常履职”的内乱罪客观要件,这一点几乎不存在法理争议。   郭种根的证词之所以具有毁灭性,不仅在于内容惊悚,更在于其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闭环。   除了他的当庭指证,前国家情报院前第一次长洪长元早在2025年2月就已证实,尹锡悦曾在电话中明确下令抓捕政界人士。   而被点名要“枪毙”的韩东勋,作为尹锡悦曾经的政治盟友,在得知证词后公开表示“感到心碎”,这种来自昔日同僚的间接认可,让尹锡悦的“气话说”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此外,特检组在11月5日提交了对前国会代表秋京镐的逮捕申请,指控他在戒严当晚三次更改会议地点,阻挠议员参加撤销戒严令的投票,而这一行为被怀疑是“应尹锡悦要求”。   与此同时,尹锡悦的亲信权性东议员也因收受非法政治资金被逮捕起诉,曾经的核心政治圈正在分崩离析。   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1月,尹锡悦三次拒绝调查机关传唤,甚至在2025年1月3日让200余名总统警卫组成人墙,阻拦警方执行逮捕令,导致2800名警力在官邸附近对峙。   直到1月15日,1200余名执法人员再次出动,尹锡悦才主动束手就擒,但仍试图争取“主动到案”的认定以谋求从宽处理,却被公调处直接拒绝。   被关押期间,他多次以健康为由推迟调查,在受讯时拒绝录音录像、行使沉默权,甚至在被捕后发布9000字长文辩解,声称戒严是“行使总统正常权力”。   但这些拖延战术,终究没能挡住关键证人的接连出庭,也没能改变检方掌握的客观证据。   其实美方的态度从一开始就预示了尹锡悦的结局,作为任期内极度亲美的总统,尹锡悦曾多次牺牲韩国利益讨好美国,甚至推动限对华技术出口。   但在他被逮捕后不到一天,美国国务院就表态“赞赏韩国依照宪法的努力”,明确表示将与韩国代政府合作,丝毫没有为他说情的意思。   毕竟美国对韩政策的核心始终是半岛局势稳定和美韩同盟存续,尹锡悦的戒严行动引发韩国政局动荡,早已不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 这场案件背后,更值得深思的是韩国民主制度的深层困境。尹锡悦出身检察官,早年正是靠着起诉朴槿惠、李明博等前总统声名鹊起,如今却沦为被起诉的内乱嫌疑人,这种身份反转充满讽刺。   尹锡悦想用戒严打破政治僵局,用极端言论威胁政敌,这种做法与当年全斗焕的军事政变本质上都是对宪政规则的破坏,只是如今的韩国社会已不再容忍此类行为。   庭审还在继续,特检组还在调查他涉嫌派无人机侵入平壤的“外患罪”嫌疑,更多内幕可能还会曝光。但无论最终判决如何,尹锡悦都是首位在任被暂停职务、首位在任被逮捕、首位被指控内乱罪的总统。 信息:炸裂!“尹锡悦曾命令我抓政敌,要亲手枪毙他们” 2025-11-04 15:18·观察者网

0 阅读:104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