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 11月4日的这番话把焦点

微笑火车 2025-11-06 12:29:04

快讯!快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 11月4日的这番话把焦点拉到一个点:乌方要的不只是某个导弹名,它要的是能用得上、用得稳的远程打击能力,以及外界的明确态度。 8月22日,乌媒公开了名为“火烈鸟”的远程巡航导弹试射画面;部分外媒称乌方已开始量产,但关键指标未披露,射程等信息存在不确定。对照之下,“战斧”服役多年,实战记录完整,射程约1600公里,可靠性有公开数据支撑。乌方看重的就是成熟度。 2010年后,“战斧”在多地多次使用,陆、海平台都能发射,配套流程齐全。乌方当前以陆基平台为主,海上发射条件有限。平台覆盖的差距,直接影响快速上手与持续使用。 在导航和控制环节,“战斧”有多重备份与长期维护框架,极端天气、长距离任务都跑过。乌方自研型号细节未公开,外界难以评估稳定性与重复性能。这也是它要一个已验证选项的原因。 补给和维护是另一条线。“战斧”的备件、培训、软件更新有标准流程。自研导弹处在爬坡期,产量和质量都要磨合。引入成熟体系,可以把试错成本压下来。 信息支持同样关键。远程打击离不开目标信息、路径规划、效果评估。外界分析认为,如果有伙伴体系配合,整体效率更高。乌方看重的是能力链的完整度。 态度层面的信号也很重要。美方如果对远程巡航导弹持开放态度,等于在外界面前给出清晰支持。乌方争取的就是这个姿态,它能影响各方的掰手腕节奏。 对照此前的远程地对地导弹援助,射程、发射方式和任务类型都不一样。巡航导弹覆盖更广、选择更多,可以补齐一块缺口。乌方希望把工具齐全。 风险控制一直在台面上。远程弹药可能带来外界担忧,伙伴方谨慎可以理解。泽连斯基持续发声,是先把可能性争取出来,再谈边界与规则。 回到自研这条路,它不是没价值,数量与经验需要时间累积。引入“战斧”,是用成熟能力托底。两条线并行,能提高抗压能力。 从使用者角度远程打击要的是能打、能补、能评估,不是纸面数字。乌方在做的,就是把这三件事凑齐。 这事的落点很清楚:不是为了名字,而是为了稳定的远程能力和明确的外部态度。能上阵、能持续,才算真正到手。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微笑火车

微笑火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