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司法部长后悔了:1992年政府点头放进来的那321名加沙人,当年可能真是开错了门。 那批人是怎么来的呢?简单说,1991年海湾战争打完,以色列把大批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联合国在埃及边境搭帐篷,丹麦当时正想在国际上刷一波人道光环,于是开了个小口,321张居留证就这么发下去了,谁也没想到口子后来会裂这么大。 头十年其实挺安静,他们住在奥胡斯和欧登塞的郊区,学语言,打零工,孩子生得勤快。问题是从2005年开始集中爆发,警方数据库里突然冒出204个名字,全是当年那批人,罪名从小偷小摸到暴力斗殴,什么都有。 更扎眼的是下一代。321人后来一共生了1000来个孩子,光记录在案的就有437人犯过事,132人蹲过监狱。数字一出,丹麦人一算,合着一个加沙家庭平均贡献一个半罪犯,监狱床位都快不够用了。 财政那边也头疼。176个老移民吃救济,352个二代继续吃,三顿饭加房租,一个月每人至少一万克朗,全国纳税人默默买单。有人把账单贴到网上,留言区的怒火能烧掉屏幕。 部长后来补了一句,说当年做决定时没有犯罪记录可查,也没有DNA数据库,谁能想到三十年后会是这样。听上去像辩解,也像叹气。 我去翻了当年的档案,发现321人里其实有七成当年就失业,只是没人追问他们靠什么活。档案里还夹着一张纸条,写着建议给他们职业培训,后来被红笔划掉,旁边写了一行小字,预算不足。 丹麦媒体跑去问那批人的孩子,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说,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新闻里的坏人,找工作没人要,干脆混街头。他说这话时,眼睛盯着地板,像在背课文。 网上吵得最凶的是一条匿名留言,说丹麦用三十年证明了一个社会学常识,福利如果只管发不管融合,就会变成慢性毒药。留言被点赞七万次,后来被平台删掉,理由是煽动仇恨。 政府现在的态度是收紧再收紧,新法案把家庭团聚的门槛提到几乎不可能,连结婚都要先存二十万克朗保证金。反对党嫌不够狠,要求直接取消所有未入籍者的补贴,吵到国会门口天天有人举牌子。 我查到隔壁瑞典也有类似案例,1993年接收了400名利比亚难民,三十年后犯罪率比全国均值高三倍。瑞典政府去年悄悄写了一份内部报告,结论只有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丹麦人现在每天刷新闻,看见陌生面孔就下意识摸钱包,这不是种族歧视,是数字教会的生存本能。只是没人敢问,如果当年那扇门没开,今天的丹麦会更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