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反内卷重大进展硅料行业重组破局:平台化整合能否终结“内卷”困局
光伏行业“反内卷”迎来关键转折点,硅料领域酝酿的整体重组计划,正试图以行业协同打破产能过剩、价格无序竞争的僵局。据消息显示,17家硅料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预计2025年内完成平台公司组建,通过“头部出资+金融赋能+产能收购”的模式,推动行业产能优化,这一举措堪称光伏产业链供给侧改革的标志性动作。
从财经逻辑来看,此次重组直击硅料行业核心痛点。此前行业盲目扩产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波动剧烈,企业盈利承压,而平台公司的设立将通过统筹产销、淘汰低效产能,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框架设计上,不超过10家头部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既保障了行业主导权的集中,又引入资金支持,中小企“入股或退出”的选项则兼顾了灵活性,降低整合阻力。
不过,方案落地仍面临多重考验。500-600亿元的资金需求、企业间利益博弈、技术迭代(如钙钛矿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行业内也存在担忧,若过度集中可能重现“拥硅为王”格局,挤压下游利润,甚至抑制技术创新活力。但不可否认,在当前“内卷”加剧的背景下,重组是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的必然选择,有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中国硅料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你认为硅料行业平台化整合能顺利落地吗?这一重组方案会对下游硅片、组件企业的成本与利润带来哪些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一起解读光伏产业的变革逻辑!
小六论股[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