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不止台湾同胞看得明明白白,全国网友也都刷到了这场尴尬名场面——朱立伦在向郑丽文完成交权后,便匆匆提前离场,整个交接仪式冷清得让人唏嘘。本是国民党内部的重要节点,现场却鲜有人主动捧场,稀疏的人群、冷淡的氛围,仿佛在无声印证“烂泥扶不上墙”的坊间调侃。唯有韩国瑜上前一步,主动伸手握手致意,轻声说了句“辛苦啦”,这声圆场更像一道微光,反衬得整场场面尴尬到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谁都不是傻子,一场仪式的冷热,从来都藏着人心向背。朱立伦执掌国民党期间,最让人诟病的便是他的“摇摆不定”:嘴上喊着“反对台独”,却在大陆依法查办台独分子时跳出来质疑司法主权;一边想拉拢深蓝选民,一边又不敢得罪岛内的“本土派”势力,在两岸议题上始终模糊其词,既无担当也无魄力。这种“两头讨好”的政治投机,最终换来的是两边不讨好——深蓝选民觉得他立场不坚定,中间选民看不惯他的圆滑世故,就连党内不少人也对他的 leadership 颇有微词。人心散了,队伍自然难带,如今交权仪式的冷清,不过是他过往言行的必然结果。 再看韩国瑜的那声“辛苦啦”,听着客气,实则五味杂陈。想当年韩国瑜凭借“货出去、人进来、高雄发大财”的务实主张,一度点燃两岸交流的热情,收获无数民心,可后来却在党内权力斗争中渐行渐远。如今他主动为朱立伦圆场,既是顾及党内体面,或许也藏着对国民党现状的无奈。同样是国民党的核心人物,一个因摇摆而失人心,一个因锋芒而遭排挤,两人的境遇对比,恰似国民党当下的困境:明明握着“反对台独、促进和平”的好牌,却因内耗不断、立场模糊,一步步丢失了民心与方向。 这场冷清的交接仪式,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党的病灶所在。一个政党若脱离了民心,背离了民族大义,再隆重的仪式也只是虚有其表;若始终在“统”与“独”之间摇摆不定,不敢亮明立场、不愿担当责任,即便换了领导人,也难改颓势。民心是最公正的选票,两岸同胞期盼的从来都是坚定的和平立场与务实的行动,而不是含糊其辞的政治话术。国民党若想走出低谷,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回初心,坚定反对台独、促进两岸交流,用实际行动赢回民心,否则再多次的交权换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