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0月29日,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

阿伟爱瞎说世界 2025-11-06 15:04:26

快报,快报!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0月29日,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尔盖·科列茨基28日表示,俄军又炸了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设施,这是本月以来第七次类似袭击。设施接连被毁,直接冲击国内供气能力,全国天然气供应形势骤然紧张。 为应对冬季用能高峰,乌克兰眼下急需进口约四十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全年消费量的五分之一。这笔气源对过冬至关重要,若换算成实际使用,足够一个中等欧洲国家维持两年运转。 然而资金成了最大障碍。采购这批天然气预计耗资十九亿美元,目前仅筹措到约九亿五千万美元,缺口仍超九亿。尽管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承诺提供五亿欧元支持,挪威也答应援助一亿欧元,但资金拨付流程缓慢,远水难解近渴。 国内生产更是雪上加霜。战前乌克兰年产量接近192亿立方米,如今因设施损毁严重,产能萎缩至不足四成。进入供暖季后,预计月均产量仅能维持在二十多亿立方米水平,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原本计划依靠储气库补缺,可现实并不乐观。截至10月底,地下储气库储量仅为12.5亿立方米,不仅低于去年同期,与欧盟普遍保持的八成以上储气率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更棘手的是进口渠道受限。目前近七成进口天然气需经由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转运,而这部分气源中不少仍源自俄罗斯。经过多重转手,价格被抬高三成左右,乌克兰等于花高价买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能源格局。 成本最终转嫁到民众身上。随着气价上涨,家庭取暖、日常做饭支出明显增加,普通家庭负担加重。政府虽呼吁节能,但面对严寒天气,节流终究有限。 外部援助也难寄望太多。美国此前交付的液化天然气仅一亿立方米,对于四十亿的缺口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欧洲多国自身库存也在下滑,德国储气水平已跌破安全阈值,自保尚且吃力,难以腾出资源支援乌克兰。 在产能无法恢复、采购资金不足、外援渠道有限三重压力下,乌克兰能源系统正面临严峻考验。每一次爆炸都在拉低供气底线,维修周期又长,短期内看不到逆转可能。 这个冬天,对无数乌克兰人而言,或许不仅是气温的挑战,更是生活成本与生存条件的双重煎熬。四十亿立方米的缺口,背后是生产链断裂、财政承压与地缘博弈的复杂困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乌克兰燃气 俄乌天然气争端

0 阅读:0
阿伟爱瞎说世界

阿伟爱瞎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