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希望美国开放远程武器的可能,并点名寻求特朗普的支持。 2025年11月4日这番表态把焦点拉到“战斧”,射程超2000公里,直指俄境内纵深,我的态度是谨慎看待这步棋。 细节摆在这儿: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曾说已作出“某种决定”,随后又拒绝提供“战斧”,俄方警告升级风险,这条线很硬。 前一天他会见多国代表,紧急谈冬季能源防护,说明乌眼下最紧的事是电网、供热和天空的保护。 对照美国若真给到超远打击,风险不止在战场,外溢到更广区域,美方顾虑一直在。 再说使用门槛:公开资料显示,“战斧”通常由舰艇或专用装置发射,乌方平台、训练、保障都要补齐,不是一纸同意就能投入。 这和此前美方提供的更短射程装备不同,2000公里级别意味着另一种尺度,触动的红线更宽。 外部对比也清楚: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已采购或计划采购“战斧”,它们的发射平台和配套较完整,乌的条件不一样。 有观察称,乌方远程打击后,俄方往往加密空袭密度,冬季周期里电力设施承压更重,这是一条现实链条。 另一头是谈判:据媒体报道,欧洲在讨论一份12点方案,泽连斯基说未见文件,说明他把重心压在美国的下一步。 这就是下棋:远程武器是筹码,能源和防空是基础保障,两个点必须同时推进。 我更看重的,是先把防空和能源加固,把冬季这关稳住,再谈更远的打击工具。 掰手腕还会继续,但每一步都要算清风险和代价,别让局面因为一柄“战斧”走向不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