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在核心技术栈上因为高度同源,正在全面耦合。首先在AI算法上,像

盼盼谈汽车啊 2025-11-06 23:07:00

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在核心技术栈上因为高度同源,正在全面耦合。首先在AI算法上,像理想这种积极切换VLA的公司,都是希望用一套投入和技术,在智能汽车和具身智能两个领域,实现一鱼两吃。

空间感知的硬件上,也几乎使用同一套传感器类型,今年不少汽车电子产业链公司,都成立了机器人事业部,本质上就是用汽车产业链价格厮杀下,技术标准冗余、价格实在的硬件,去抢占具身智能的传感器市场。

大脑计算方面,更是通用了。特斯拉CEO马斯克就在上一次季度电话会议中说,特斯拉计划在其所有需要该芯片的产品中使用同一款AI芯片,包括汽车、机器人等。

这对于智驾芯片公司来说,显然是一个新的机遇。尤其是具身智能和汽车生态不一样的一点是,不少车企的智能化研发能力还在补齐,解耦能力有些欠缺。

具身智能公司大部分具备成熟的算法团队和能力,对独立计算平台的需求更明确。

而且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一样,都需要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底层芯片,既要处理复杂AI任务,又要保障实时性与安全性。

例如,现在具身智能领域热门的VLA技术,既需要强大的物理世界空间感知能力,又要兼顾逻辑推理,对算力资源的需求十分刚性,同时,有要求实时和可靠性。

国内AI芯片公司,如黑芝麻智能,已经嗅到了这个信号。一向走大算力路线的黑芝麻拿出来他们的高端产品A2000,这款芯片本身采用的就是专门为AI计算设计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路线,和特斯拉AI5一致,可以实现高计算密度和能效比。

同时,黑芝麻A2000内置了业界最大规格NPU核心,可以实现高计算密度和能效比,能够支持大模型在辅助驾驶、具身智能等场景的高效部署,算力可达500T以上,相当于两颗OrinX。

不得不说,中国智能汽车今天的成果,真的是未来AI科技的奠基性产业,用车规级传感器、芯片的研发量产经验、安全体系与供应链能力,全面赋能具身智能赛道,几乎可以做到:在性能上直接拉齐,在质量标准上高度冗余,又能在价格上快速下探。

估计接下来,会有一系列汽车科技和具身智能融合的重磅结盟。

0 阅读:2
盼盼谈汽车啊

盼盼谈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