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锂电池、造船,三记重拳精准打击美国产业链薄弱环节,中国反击策略正变得愈发沉

子真赏潮起潮落 2025-11-07 07:37:12

稀土、锂电池、造船,三记重拳精准打击美国产业链薄弱环节,中国反击策略正变得愈发沉着自信。 10月中旬以来,中国连续打出三记重拳,对美国发起精准反制。商务部宣布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直指美国航运和造船业。 同时,中国对稀土、电池及其他关键材料实施新的出口限制,甚至采用域外适用原则:任何在国外生产但含有中国稀土或采用中国技术的产品,即使中国成分比例极低,也须取得出口许可。 此外,中国宣布自11月8日起对高性能锂电池及其生产设备、正极负极材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三项措施几乎同时出台,标志着中国对美战略的转变。 01 三记重拳:精准打击美国产业链 中国这次的反制措施不同寻常,它们精准针对了美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 首当其冲的是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美国子公司,虽为韩国企业,但其曾宣传要帮美国复兴造船业,美国较大部分军船在其建造。 制裁这家企业,等于是直接打击了美国的航运业和上游造船业。 更令人瞩目的是稀土管制。中国目前掌握全球69%的稀土开采、91%的精炼与94%的永磁体产量。 新的限制特别针对五种新增稀土元素,以及精炼与回收设备、高性能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锂电池管制则指向了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2025年前7个月,美国电网级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中,约65%来自中国进口。 而中国在全球正极材料产能中占比约96%,负极材料产能占比达85%。 02 战略转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这一系列反制措施,反映了中国对美国战略的重要转变。 从过去的被动应对,转向更加主动的出击。这些措施涵盖了传统产业、战略资源和未来科技三大领域,显示中国正在重建其对美政策工具箱。 在贸易摩擦初期,中国反应相对谨慎,而现在的反制更加迅速、精准且具系统性。 中国的反制措施也越来越注重域外适用性,借鉴了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使得北京能够监控其技术的最终用途。 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贸易博弈中策略的成熟。 03 经济底气:中美依存关系的变化 中国采取更强硬姿态的背后,是两国经济依存关系的变化。 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正在下降,从2018年占出口总额的19.2%下降到去年的14.7%,而中国对欧洲、俄罗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不断增长。 在关键技术领域,国产替代方案正在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芯片设计软件等“卡脖子”领域,中国企业在压力下正加速研发替代方案。 中国在高端制造体系中的集聚能力和技术演进的沉淀,正成为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变量之一。 04 美国软肋:新兴产业面临生存压力 中国的反制措施直指美国新兴产业的脆弱环节。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贸易和供应链分析师黑尔斯指出,“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美国企业或将受到严重挤压,它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压力。” 美国AI产业的高速发展,正面临电力负载的制约。 2017年至2023年间,美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翻了一番。中国此时对锂电池实施出口管制,无疑抓住了美国AI产业发展的咽喉。 负责特斯拉公司和松下公司内华达超级工厂电池生产的电池主管赛琳娜坦言:“美国东南部许多电池工厂都会受到中国此次措施的影响。” 资本市场反应同样折射出中国此次管制措施对美国企业的冲击:依赖中国电池组件的美国Fluence Energy电池公司和特斯拉等股价一度大幅下跌。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坦言,当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不可持续”。然而,这种口头上的放缓姿态,难以掩盖两国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现实。 从稀土到锂电池,再到造船业,中国的反制措施构成了一张精心设计的战略网络。美方在推进能源本土化的同时,仍面临原材料来源不稳定、制造工艺仰赖进口等结构性难题。 面对中国的组合拳,美国企业的担忧日益加深,特斯拉等公司的股价波动只是这场贸易博弈的初步涟漪。

0 阅读:0
子真赏潮起潮落

子真赏潮起潮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