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家李银河:"人活着其实没什么意义,和家里的牛羊,地上的蚂蚁,树上的小鸟,花丛的蜜蜂,甚至路边的尘土,没有什么两样。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的活着,安安静静的死去,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什么。" 当我们穿梭于生活的琐碎与忙碌之间时,是否曾停下来问过自己:到底是在为什么而活?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撒进窗户,蚂蚁开始搬运食物,蜜蜂飞向花丛,小鸟开始觅食。而我们呢?我们也像这些生命体一样,或是匆匆赶去工作,或是张罗着一日三餐,又或是为了生活的种种支出操心奔波。但仔细审视,在意义的宏大框架下,是否所有努力最终都显得微不足道? 《传习录》中讲道:"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这句古语给了现实生活一种诠释:生命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实践来证明自己。等我们站稳脚跟后会发觉,我们其实并未超越万物。包括牛羊为养份而生,蚂蚁为觅食忙碌,小鸟筑巢蜂群酿蜜,我们也不过是在生活的“大拼盘”上添上了一笔符号。 年轻时,我们将生命的意义赋予事业上的奋斗,日复一日地为成绩与认可而忙碌。中年时,我们的视角渐渐转向家庭,为孩子而忍痛舍弃,为他们的未来倾尽心血。等到人生旅程接近尾声,很多人才忽然发觉,身体已透支,财富堆积背后却隐匿了太多欢笑,那些真正的幸福瞬间似流沙般悄然流走。 生命的终点未必会因繁忙而不同,我们不过是扮演自己角色的过客。蚂蚁搬运食物至角落,小鸟觅食归巢,蜜蜂守护蜂房。而人类则为生存而建房,为梦想而讨论,将目标和意义人造化、层层叠加。归根结底,我们真正能带走的只有那段记得笑过、爱过、感动过的人生。 李银河的哲思引发了一种反思:若人生本已无大意义,为何我们总陷入对所谓目标的执念?如果注定只是匆匆过场,又何必给自己加上条条框框的羁绊?我们原本可以选择轻装上阵,不必为些许失去争执,不必迎合所谓的“成功”,不必活在旁人的评判里。因为真正在意的,是眼下这一刻是否感到幸福。 蜜蜂飞舞时,也不怨天空不够宽广;小鸟挂满绿枝,也不会质问世界是否公平。它们的意义,从未奢求改变而是活在微小但真实的存在中。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某些事情无意义停止追寻,但也无需给每一天强加理由。那份饭香,那句聊解疲惫,那次旅程上的惊喜,正是生命清单上的盛宴。 有时,生命的重大哲学问题无须复杂解答,足够让每一个静下来的瞬间成为答案。坚持和放松,是不可分割的形态。对未来的追索能推动前行,但享受当下却是真正把握存活的意义。这,与几近哲学痛点并行的答案,并非消极,它让我们将重要的,都看得比追求更重要。 为一条小路,背负整个森林,为晴朗天空添一片独特的斑斓。以珍惜生活点滴方式,注入灵魂。人终其一生在生命最后可能只剩片段记忆,累积的物质与其他存在毫无帮助。但若心平气和,能褪尽重压,做简易快乐的自己呢?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在评论区中,欢迎你一同分享:你认为哪些时刻是最值得珍视的瞬间?那个让人记起即能会心微笑场景,一个小细节背后哪份温柔是涵盖答案,意义又如何在平凡日道里突显价值曲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