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荷兰)星期三(11月5日)晚在声明中称,中国的实体已不再按照既定的公

湖锦行 2025-11-07 16:58:11

安世半导体(荷兰)星期三(11月5日)晚在声明中称,中国的实体已不再按照既定的公司治理框架运作,并且无视全球管理层的指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荷兰安世半导体一份“中国子公司违规”的声明,在业界引发哗然。可熟悉内情的人都清楚,这哪里是企业治理纠纷,分明是一场“抢了别人东西还倒打一耙”的闹剧。 这家被中资花340亿救活的芯片巨头,如今成了荷兰借政治操弄夺权的工具,而结局从一开始就已写定。 故事的起点是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斥资340亿元全资收购安世半导体。彼时的安世经营乏力,早已没了行业竞争力。 中资入场后,不仅注入救命资金,更将70%以上封装测试产能、80%总产能迁至东莞。 短短几年就把它打造成全球车规级芯片“隐形冠军”,年发货超1100亿件,大众、宝马等国际车企的生产线都要靠它供血。“欧洲研发+中国生产”的双赢模式,本是跨境投资的标杆。 转折发生在今年9月,荷兰政府突然搬出1952年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以“国家安全”为幌子,强行冻结安世全球30家子公司资产,接管企业股权。 更霸道的是,当地法院直接剥夺中国籍CEO张学政99%的股份,仅留1股象征性股权,连基本的听证程序都未履行。 这种跳过市场规则的“强取豪夺”,在欧洲跨境投资史上极为罕见。 夺权之后,荷兰的操作更显蛮横:10月切断中国区系统权限、停发员工工资,随后干脆断供核心原料晶圆,试图逼东莞工厂停摆。 可他们没料到,中国子公司为保障几千名员工生计、维持全球供货,依法开设独立账户接收货款自救。 这本是绝境中的合法操作,却被荷兰倒打一耙,写进声明里污蔑“违规”。 荷兰敢如此行事,背后离不开外部压力,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全球供应链的双向绑定。 安世虽注册在荷兰,却80%产能依赖中国东莞工厂,48%营收来自中国市场;而荷兰仅掌握前端设计,没有中国的封装测试产能,晶圆不过是一堆废片。 中方的反制精准且克制:10月出台出口管制,11月又开通豁免通道保障全球供应链,可荷兰执意不领情。 反噬来得飞快。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紧急预警,芯片库存仅能维持10到20天;巴西汽车产业已因断供濒临瘫痪。 荷兰本想拿中资企业当筹码,却先把自己的盟友推到了停产边缘,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这场闹剧的本质,是部分国家将地缘政治凌驾于商业规则之上,破坏了全球跨境投资的信任基石。中资救安世于危难,换来的却是非法夺权。 中方依法自救,反被污蔑违规,而荷兰的操作,正在消耗全球企业对欧洲营商环境的信心。 如今荷兰的声明,更像一块遮羞布,盖不住霸权干预的真相。全球供应链从不是任人拿捏的棋子,中方守住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权益,更是“投资自由、规则至上”的底线。 事实早已证明,靠强取豪夺行不通,靠政治操弄必反噬。这场闹剧终会落幕,而尊重规则、互利共赢,才是所有企业的长久之道。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0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