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第一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上,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

电动知识小妹 2025-11-08 01:43:33
今天,在“第一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上,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分享了很多关于自动驾驶“下半场”的洞察,值得划重点。 1. 智能化渗透率,比你想象得快得多。 电动化渗透率干到50%,用了10年;而智能化达到这个水平,只用了5年。2025年上半年甚至超过了60%。这意味着,智驾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玩具,而是大多数人的刚需。 华为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高速辅助驾驶里程占比超过60%,连辅助泊车的使用率都到了40%。 2. 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时间表”,已经清晰可见。 李文广给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 2026年:高速L3规模商用。 2027年:城区L4规模商用。 2028年:无人干线物流商用。 这个节奏,比行业普遍预期的要快得多。 3. 从“开车”,到“生活”,自动驾驶将重塑整个出行服务链。 这才是这次演讲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引望把目光,从车内投向了车外,描绘了一幅由自动驾驶赋能的未来图景: 充电:从“人找桩”变成“车找桩”。你只管下指令,车会在电价低谷时,自己跑去最优的充电站,充完电再自己开回来。 停车:终结“找车位”的世纪难题。车辆自己找车位、自己停,你还能收藏偏好车位。对停车场运营商来说,也是资源利用率的极大提升。 维保、保险、二手车……:整个汽车的售后生命周期,都将被重构。 4. 华为的野心:做自动驾驶时代的“操作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切,引望推出了“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这东西,你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出行生态的“Windows”或“Android”。它要连接用户、技术伙伴、服务商、开发者,统一标准,调度资源,让所有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开发自己的“App”,共建生态。 总的来说,当很多玩家还在把自动驾驶当成一个“产品功能”来打磨时,华为已经开始把它当成一个“产业平台”来布局了。

0 阅读:22
电动知识小妹

电动知识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