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白求恩,我们宣传的都是他如何高尚、如何伟大,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为

当永安 2025-11-08 15:02:07

一直以来,对于白求恩,我们宣传的都是他如何高尚、如何伟大,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且拼尽全力救治中国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国际社会很多人只是“谴责”一下,转头继续喝咖啡。 但白求恩不同,他看到照片上那些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平民,听到消息里那些连止血带都没有的士兵,他觉得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而是人类的灾难。 于是他辞掉工作,加入国际援华医疗队,带着一堆医疗器材和几位助手,从大洋彼岸出发,辗转香港,再一路北上,进入中国抗日前线。 那一路,他看到的中国,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村庄破碎、医院简陋、士兵伤员堆在一起,很多人因为缺药缺医生,明明能救,却眼睁睁地死去。 他到中国没多久,就成了八路军的战地医生。说战地医生,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实际上那环境恶劣到极点。没有麻醉药,没有干净的纱布,连洗手水都要省着用。 白求恩就自己动手造手术器械,用自行车零件改成骨锯,用旧床单当绷带。他还教中国医务人员现代外科知识,手把手教他们缝合、消毒、输血,那时候的“手术教学”,基本就是在子弹声中完成的。 有人说他傻,别人能躲他偏往前线跑。他对每个伤员都一视同仁,不管是八路军战士还是老百姓,都救。 这,就是白求恩最打动人的地方,他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英雄主义者,他只是一个彻底相信“人命无价”的医生。 那句话,果然一语成谶。1939年,他在为伤员做手术时不慎被刀割伤,感染了败血症。当时没有抗生素,他本可以休息,可他硬是拖着病体继续手术,直到彻底倒下。 白求恩的故事,其实不仅是“医生的传奇”,更像是一种人性上的光。他生在富裕国度,却选择了贫瘠战场; 他有机会留名,却选择了无名的奉献;他原本可以远离战争,却偏要走进火线。这样的选择,在今天看来,也许“傻”,但正是这种“傻”,让他变成了真正的伟大。 而他留下的影响,其实远比想象的深。许多中国医生,就是受他启发才投身医学的。比如后来参与抗美援朝、汶川救援的那些医生,几乎都提到过他。他那种“医者仁心”的精神,早已成了一种传承。 更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很多加拿大人知道自家有个“白求恩”时,也会感到骄傲,因为他让世界知道:加拿大不只是枫叶和冰球,还有一个为了理想敢死在异国的医生。 回过头看,白求恩来中国的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他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政治,而是为了人。他看见苦难,就觉得必须做点什么。这种简单的信念,在今天反而变得稀有。 我们习惯了讲利益、讲回报,可白求恩用生命告诉我们,有时候,人能伟大,是因为他选择去做不划算的事。 他不懂中文,却让中国人记了他一辈子;他只在中国待了两年,却把“国际主义”这三个字活成了传说。有人说他是外国人,其实他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同路人”。 所以,当我们再提起白求恩时,不妨多想想他真正教给我们的是什么。不是要每个人都去献身,而是别丢掉那份看见苦难就伸手的善意。那种精神,不分国界、不分时代。战争会过去,但白求恩留下的“医者仁心”,永远不会。

0 阅读:0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