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邱毅称,当他看到郑丽文在马场町秋祭现场,拿着花圈向这些受难的亡灵三

小茹吖 2025-11-09 10:15:03

台湾时事评论员邱毅称,当他看到郑丽文在马场町秋祭现场,拿着花圈向这些受难的亡灵三鞠躬时,他忍不住哭了。因为这些在台湾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时期,受尽残害的受难者足足等了七十多年,才终于等来了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到来。 马场町这个名字,在台湾的历史记忆里带着沉甸甸的重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白色恐怖时期,这里是无数爱国志士的牺牲地。 他们有的是追求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有的是心怀家国的进步青年,有的是为两岸统一奔走的仁人志士,却在高压统治下惨遭迫害,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从 1989 年开始,马场町秋祭每年都会如期举办。一晃三十四年过去,风雨无阻。 这些年里,有遇难者的家属白发苍苍来寻亲;有年轻学子抱着鲜花来追思;有两岸同胞专程赶来致敬;唯独少了一个关键身影 —— 中国国民党主席。 作为曾经的执政党,国民党在白色恐怖这段历史里有着无法回避的角色。过去几十年,历任主席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含糊其辞;始终不敢正面踏上这片承载着伤痛的土地。 郑丽文的出现,打破了这三十四年的沉默。当她公开宣布要参加今年的秋祭时,岛内的舆论瞬间炸了锅。 绿营的抹黑攻击来得又快又狠。他们在媒体上大吵大闹,骂郑丽文 “卖台”“讨好大陆”,给她扣上各种莫须有的帽子。 更让人意外的是蓝营内部的反应,蒋万安等人明里暗里提出质疑;觉得她 “没事找事”“破坏党内团结”,仿佛正视历史成了一种罪过。 可郑丽文没退,她顶着两面压力,按时出现在了秋祭现场。一身素衣,手捧花圈,没有多余的口号,没有华丽的表态,只是对着纪念碑深深鞠躬。 这三个鞠躬,鞠给七十多年前的冤魂,鞠给被历史尘封的伤痛,也鞠给一直期盼正义的两岸同胞。 邱毅说他哭了,这眼泪里有欣慰,有释然,更有对历史终于被正视的感动。 现场还有两个熟悉的身影,林明正和王炳忠。他们带着崇敬的心情祭拜先烈,林明正手里还多了一束特殊的鲜花。那是大陆同胞特意委托他带来的,要送给吴石、朱枫、聂曦等烈士。 这些名字在两岸同胞心里重如泰山。吴石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为大陆传递重要情报。朱枫女士深入虎穴完成秘密任务。聂曦先生始终坚守爱国信仰。他们都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两岸统一献出生命的英雄。 这束来自大陆的鲜花,代表着十四亿同胞的缅怀与敬意。 当《安息歌》的旋律在现场响起,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安息吧!死难的同志,别再为祖国担忧,你们的血照亮的路,会指引我们继续往前走。” 那些牺牲的先烈,他们的初心就是家国安宁、民族统一,这歌声,正是对他们初心的回应。 三十四年的秋祭,七十多年的等待,郑丽文的三鞠躬,终于让这段伤痛的历史有了被正视的开端。 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希望国民党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再回避历史,不再畏惧压力,希望绿营能放下执念,停止篡改历史,停止分裂行径。 更希望两岸同胞能铭记先烈,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