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曲黎敏,再次语出惊人,振聋发聩!她说:“男人只要老伴一死了,不

文史小将 2025-11-09 10:43:00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曲黎敏,再次语出惊人,振聋发聩!她说:“男人只要老伴一死了,不出100天,他就想再娶,这是因为他的生活没有人照顾,而不是因为移情别恋。没有痛苦的婚姻是奇迹,能坚持到金婚、钻石婚的,要么极端平庸,要么极端有修养,而且平衡感极强,有能力化解痛苦……” 大多数人结婚后,都会感叹一句老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前的浪漫、甜蜜仿佛一去不复返,婚后的生活却被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填得满满当当。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曲黎敏,再次因为几句直白的话,引起了热议。 她说的那些听起来“刺耳”的观点,比如“男人老伴去世不到百日就急着再婚”,为什么偏偏戳中了那么多人心里的痛点? 曲黎敏指出,很多男人急着再婚,根源在于生活上缺少照顾和依靠。 这句话看似现实,却让许多人心里的“浪漫爱情观”受到冲击。但她的本意并不是贬低爱情,而是把婚姻从理想化的想象拉回到现实层面——婚姻,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的安排。 她举了一个邻居大爷的例子:老伴去世后,他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电饭煲不会用,衣服堆成一座小山。 长期习惯了“男主外”的人来说,突然一个人独自生活,首先面临的是切实的生存困境。 旁人背后指责他“薄情”,可大爷自己也觉得委屈——不是不想思念老伴,而是这日子一个人真的熬不下去。这就说明了理想化的道德评判和生活现实之间,存在一条很深的鸿沟。 到了一定年龄,“老来伴”比所谓的浪漫爱情更重要,因为陪伴和互助,可能比任何浪漫都更能维系日常生活。 再谈她提出的“没有痛苦的婚姻是奇迹”。 这句话直接打破了童话式的想象:婚姻的常态并不是静止的、完美的,而是持续的博弈和磨合。 能够走到金婚、钻石婚的夫妻,要么生活平淡无波,要么双方都练就了高超的心理平衡能力。 这意味着长期关系,需要耐心、技巧,甚至是一种“钝感力”——容忍摩擦、忽略小错的能力。 她的案例更加生动、真实:一位老太太,被脾气暴躁的丈夫气得身体出现病症,但依然选择不离,仿佛要“耗死他”;还有一位老先生,因为妻子太唠叨,每晚喝点小酒壮胆才敢回家。 这些都不是段子,而是婚姻中痛苦与维系并存的现实写照。 婚姻的本质,或许从来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吵过架后还能坐下来一起吃饭、继续生活。解决冲突,比假装没有冲突重要得多。 最有趣的是,曲黎敏把中医的视角引入婚姻讨论,把情绪和身体健康直接联系起来。她指出,婚姻中的矛盾不仅是心理问题,也会反映在身体上。 长期压力、孤独感会转化成各种疾病,这是现代医学也认同的现象。 她提到的案例:一位年轻人因生育问题与岳父母矛盾,手术伤口迟迟不愈合,心理压力直接影响了身体恢复。 实际上,我们自己也能感受到,和伴侣大吵一架后,胃疼、心慌、失眠,这都是情绪对身体的真实反馈。每一次压抑、每一次争吵,都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 所以,经营婚姻,其实也是一种关乎健康的“养生”。曲黎敏之所以让人感到扎心,是因为她揭开了婚姻外表的糖衣,让我们看到它的生活逻辑、冲突本质和身体代价。但看清这些,并不是为了让人悲观,而是为了让我们建立更成熟、韧性的婚姻观。 真正需要追求的,或许不是一个不存在的、没有痛苦的理想婚姻,而是在日常琐碎中学会互相照顾、理解和包容。吵过架,还能为对方热一碗饭,这种简单的善意,才是婚姻最朴素、也最结实的意义。

0 阅读:79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