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属交易所一纸禁令,全球金属市场暗流涌动,美元与人民币的定价权争夺战已悄然升

子真赏潮起潮落 2025-11-09 20:41:09

伦敦金属交易所一纸禁令,全球金属市场暗流涌动,美元与人民币的定价权争夺战已悄然升级。 “自2025年11月10日起,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近日这则简短公告,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金融圈掀起巨浪。 这份突然的声明,意味着除美元外,包括人民币、欧元、日元等货币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将被全部暂停。理由是“非美元金属期权已经多年没有交易了”。 表面上是技术调整,实则是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的白热化。这场看似普通的规则变更,背后隐藏着美元与人民币在金属交易领域日益激烈的较量。 01 伦敦的突然袭击 LME的禁令来得突然且坚决,几乎没有给市场留下任何缓冲时间。 根据公告,自11月10日起,所有非美元货币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将被全面暂停。这意味着,投资者将无法再使用人民币、欧元或日元等货币进行金属期权交易。 对于这一决策,LME官方的解释是“非美元金属期权已经多年没有交易了”。 然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一理由难以令人信服。有分析指出,LME甚至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压力测试数据来支撑其所谓“规避风险”的结论。 这一禁令的出现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不久前,LME清算所还宣布自11月1日起提高离岸人民币作为抵押品的利率,从CDIR-30 bps提高至CDIR-0 bps。 这一调整,实际上提升了人民币作为抵押品的吸引力,与暂停非美元期权交易形成了有趣对比。 02 人民币的崛起势头 LME的禁令背后,是全球金属交易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人民币计价的金属交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上海期货交易所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人民币计价的铜期货平仓合约已稳居全球第一,铝合约的单日持仓量更是首次超越伦敦同类品种的18%。 更令人惊讶的是,过去三年间,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量从微不足道的3手猛增至近30万手,暴涨约9倍。 这一增长并非偶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在多种基本金属的需求中占据全球40%以上的比重。 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人民币在金属交易中的使用频率自然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美元之外的交易选择。俄罗斯、非洲及中东一些国家都被动或主动地退出美元结算系统,转而使用人民币。 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人民币在国际金属交易中的份额。 03 美元的防守反击 面对人民币的强势崛起,美元主导的传统体系正在采取行动。LME此次暂停非美元货币交易,被视为美元维护其定价霸权的一次反击。 美元之所以能够长期主导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与其建立的完善体系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美国频繁将美元武器化,促使许多国家开始寻求替代方案。 一位市场观察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顺我美元者倡,逆我美元者亡!” 这种直白的描述,揭示了当前货币争霸背后的残酷现实。 回顾历史,类似的情景曾多次上演。1965年,英国政府为保护英镑地位推出了《外汇管制法》,限制用英镑为非英国居民之间的贸易提供融资。 结果却事与愿违,英镑的退缩反而为美元创造了崛起空间,伦敦最终成为了欧洲美元交易中心。 如今,美元面临着与当年英镑相似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开始主动寻求多元化的货币选择。 04 中国的应对之道 面对LME的禁令,中国市场并未慌乱。相反,一系列举措表明,人民币正在开辟自己的赛道。 渣打全球研究最新报告指出,“强人民币政策”正在成形。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统筹以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与强美元政策不同,强人民币政策并非旨在推动人民币升值,而是为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一个可行选项。 在具体措施上,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于2025年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总额度达1000亿元人民币。 同时,有消息显示,原迪拜商品交易所也正在研究推出人民币计价金属期货的可行性。 市场对LME禁令的反应更为直接。有报道称,在禁令发布后的短短两小时内,上海期货交易所夜盘铜价强势走高,而LME美元计价铜价则出现明显下跌,两地价差显著扩大。 中东三大产油国已经联手中国拿出千亿级金属互换资金池,沙特卖油收的人民币不用再绕道美元,直接就能购买中国金属。 有拉美矿商说得精辟:“以前伦敦报价是圣旨,现在得先问上海价格,扣完运费才知道该不该听伦敦的。” 金属定价权的重心东移已成不争事实。当全球55%的电解铝产能、48%的铜消费增量聚集在东方,任何忽视这一现实的市场规则都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0 阅读:122
子真赏潮起潮落

子真赏潮起潮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