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起,一重庆男子吃草上瘾,34年吃了40吨草,闻到肉味就想吐,每天就靠吃

陈砚之 2025-11-09 23:12:27

1976年起,一重庆男子吃草上瘾,34年吃了40吨草,闻到肉味就想吐,每天就靠吃草充饥,身体非常健康,后来去医院一检查,医生才道出了真相。 龚清孝出生在重庆巫山县一个偏僻村子,家里穷,靠种地过日子。从小他就帮父母干农活,日子紧巴巴的。50年代那会儿,村里没啥外来机会,大家都守着山坡田地。成年后,他还是继续务农,种些玉米和稻子,勉强维持一家温饱。1976年,重庆那边闹大旱,庄稼全毁了,村里人饿肚子是常态。龚清孝为了养家,跑到附近煤矿打工,干的是重体力活,收入少得可怜,吃不上饱饭是常事。他在矿上挑煤,路边野草多,有一次饿极了,随手扯把草塞嘴里解渴,谁知这一吃就停不下来了。从那以后,他觉得草比啥都香,慢慢把米饭肉食全扔一边了。 回到村里,龚清孝的生活彻底变样。他每天背篓出门,山上田里找嫩草,洗干净就嚼。34年下来,算算吃了40吨草,一天几斤是基本量。村里人看他这样子,有人说他脑子出问题,有人觉得他中邪了,但他不管那些闲话,坚持自己的习惯。他的老婆忍不了这个,觉得日子没法过,带着孩子走了,留下他一个人守老屋。村里的小孩学他吃草,嚼两口就吐,说太苦。他闻到肉味就想吐,可能是长期不碰荤腥,肠胃适应了草的清淡。奇怪的是,他身体没垮,干活扛东西,跟年轻人比都不差,几乎没生大病,感冒都少。 这个吃草的事儿传开后,十里八乡的人好奇,有人来围观。龚清孝的父母见状,鼓励他到处显摆这个“本事”,还帮他挣了点名气。靠这个,他娶了媳妇,起初日子还行。但时间长了,非议多起来,有人说他怪癖,有人觉得丢人。他的老婆受不了这些闲言碎语,加上他不改习惯,最终还是离了婚。龚清孝没抱怨,继续一个人过,吃草成了日常。他吃的草多是野生嫩叶,里面有些纤维和微量元素,多少补了点营养,加上他生活简单,干活多,身体才没出大毛病。 进入2000年代,一个记者听说这事儿,专程来村里采访。记者劝他去医院查查,看看身体到底怎么回事。龚清孝本来觉得自己没病,但经不住劝说,还是去了。医院做了全身检查,血糖、血压、心肺全正常,跟吃草34年搭不上边。医生们开了几次会,研究后诊断他得的是异食癖。这是一种心理毛病,对非食物东西有强烈渴望。医生分析,当年饥饿太狠,留下心理阴影,加上煤矿吃草救急,渐渐形成依赖。异食癖不算罕见,有人吃土,有人嚼纸,他选了草。 异食癖的成因复杂,可能跟矿物质缺乏有关,比如缺铁或锌,身体本能想从泥土或草里补。但龚清孝的草含些营养,勉强撑住需求。他闻肉想吐,是因为肠道长期适应草食,排斥油腻。这不是啥神奇能力,就是习惯积累。医生建议他治疗,慢慢改回正常饮食。龚清孝为了家人和避开村里人指点,同意了。他开始少吃草,试喝稀粥,吃面条,花几个月调整,总算戒掉这个癖好。家人见他正常了,也回来了,日子又稳当起来。 戒草后,龚清孝还是种地、喂鸡,生活没大变。他偶尔跟村里人聊当年事,语气平淡,说那时候吃草是为活命,现在这样好,不用让人议论。村里流传他的故事,有人说他命硬,有人觉得他傻。医生拿他的例子研究异食癖,说他健康靠运气和体质。40吨草听起来多,但34年一天几斤,也算合理。他靠这个撑过来,活得还行,这事儿让人感慨。 异食癖在医学上是一种进食障碍,多见于小孩或孕妇,但成人也有。原因包括营养缺乏、心理因素或环境影响。龚清孝的案例典型,当年饥饿是诱因,煤矿环境加剧依赖。野生草虽非食物,但有些品种含维生素和纤维,帮助他维持基本代谢。他不抽烟不喝酒,劳动量大,也助他避开并发症。医生强调,异食癖需早治,否则可能肠梗阻或中毒。

0 阅读:132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