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上海女排这名单,真给我看愣了。 接应这个位置,名单上,就写了一个人:张钰倩。 结果呢?懂球的都说明年上场的,大概率不是她。 这叫什么事儿? 扒了一下才知道,姑娘本来是打副攻的,挺好。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身高差那么一点,就是一道天堑。 行,打不了副攻,那就改位置吧,去打接应。 可问题又来了。 她的身体条件,是副攻的底子,玩不转接应需要的那些活儿。 这就尴尬了。 副攻,身高不够;接应,底子不对。 于是,她成了名单上那个唯一的、名义上的接应,一个随时可能被主攻手“客串”掉的位置。 这不就是咱们很多人的职场么? 给你个title,给你个岗,但你心里比谁都清楚,你就是那个“plan B”。 所有人都知道你不完全合适,但流程上需要有你这么个人。大家心照不宣,客客气气,但真到了要打硬仗的时候,第一个顶上去的,肯定不是你。 你拼尽全力去够一个不属于你的角色,最后发现,自己只是填补了那个组织架构图上的一个“坑”。 有时候,努力和热爱,在“不合适”这三个字面前,真的,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