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增程版专访最后一个问题很有意思,有朋友问到大师兄会不会像李斌那样后悔未提前做增程以多赚钱?
大师兄说不知道李斌为什么会突然有这样一个感悟,每一个公司最后选择的道和术,有可能从很长时间来看会书归同途,从中间条条道路通罗马,中间选择的方向、策略、迂回的战略、战术不一样,所以大师兄觉得在这个上面我和李斌同学都做了同样的思考,最后我们早一点选择,只能是这样的方向。
这次聊得东西会更加的细节化一些,很多商业化上的方向和技术背后的逻辑大师兄和动力总成负责人顾捷都回答了,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分享一下给大家:
1、先回答一下上次的问题:大师兄对于剪开机器人IRON是怎么想的?
何小鹏:当时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但我还是觉得如果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能够让机器人在中国实现更快的推动,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挑战,但如果能让1%的行业用户、99%的非行业用户都能够有更多的信心,有更多的认知,最后能够推动机器人行业向前发展,我觉得就是胜利。
2、X9增程版位什么要有这么大的油箱?有没有小电池版本?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小鹏本来就是做纯电出家,现在转做增程了,自然面临着“做大电池不如直接做纯电”的问题,但是大师兄认为中国和海外不一样,大油箱可以选择加一点点油,平常可能不需要满油。大油箱可灵活加油(10L 即可满足多场景),适配新疆等加油不便场景及海外基建不足地区;电池配置聚焦用户核心需求,不设小版本,优先保障充电、续航与安全。
ps:小鹏X9增程版也不会有额外配置版本,核心差异仅在于图灵芯片数量(1 颗 / 3 颗)。
3、怎样看待增程车的市场趋势?
很多人问小鹏现在才做增程会不会有点晚了,毕竟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的品牌布局。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逻辑和定位问题,第一,小鹏首发的增程车是MPV,这个配置我印象中能做好的没多少,大多都是插混,所以小鹏完全有机会通过X9这款车打开技术优势。
第二市场方面,小鹏并非“电转油”,而是要拿下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虽然短期增程市场有所波动,但长期看燃油车用户转向增程/超级增程是明确趋势,未来10-20年仍占重要比重。核心逻辑是未来汽车软件功耗提升,燃油车电力支持不足,增程将成为燃油车的关键过渡方案。
4、增程车型规划?
除了X9,G7(已公开,明年一季度)、P7(已上工信部)、G6均会推出增程版;技术上所有车型均具备纯电/增程双向开发能力,是否落地取决于市场与车型定位判断,所以X9和明年的G7非常关键。
5、纯电和增程在渠道上的布局?
这应该是大师兄首次公开回应这个问题,同一款车两类车型的将共享陈列,以车型为核心选择基准,而非能源形式。另一方面,销售团队统一负责同一车型所有版本,不按能源类型分工,不同的渠道适配会通过“相同造型+内饰” 降低用户感知差异,聚焦到车型的核心价值上。
不知道我有没有理解错,如果是这样的话后面小鹏的部分门店将会变得更加大?一些核心车辆将会获得更大大的展现空间。甚至有必要的话,同一款车的纯电/增程版都会放出来展示。
小鹏X9超级增程大v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