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认为,它是补药之长,是推动生命活动的重要力量!黄芪这味药,在中医里地位极高

飞翔说健康 2025-11-10 14:26:50

张锡纯认为,它是补药之长,是推动生命活动的重要力量!

黄芪这味药,在中医里地位极高。

张锡纯先生曾说,它是“补药之长”,认为黄芪的补气作用最为突出,尤其善于“升提大气”。所谓“大气”,就是全身之宗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重要力量。

张锡纯在临床中常以黄芪为主,辅以不同药物升补宗气,用来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胸闷气短、记忆减退、心悸乏力等问题。经典方剂如“升陷汤”,配伍升麻、柴胡、桔梗、知母等药,使胸中大气得以回升。若患者兼有心阳虚冷,可加干姜、桂枝;若气滞血瘀,则加乳香、没药等,灵活加减,疗效显著。

黄芪不仅能补气升提,还能温补肝气。

张锡纯认为,肝属木,主条达,黄芪性温能助肝之舒展,最宜春令之时。临床上有些人肝气虚弱、郁结不舒,用一般补肝药往往无效,而重用黄芪反能起效。他常用黄芪配柴胡、川芎、当归、生麦芽等药,组成“升肝舒郁汤”“培脾舒肝汤”等方,用来调理肝气虚郁所致的胸胁胀痛、纳呆、情绪抑郁等问题。实践中也可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甚佳。

张锡纯还提出黄芪与知母相配,有“益肺滋肾”之妙。

黄芪属阳能升,知母属阴能润,两药相合,如云行雨施,阴阳相济。他在《衷中参西录》中多次采用此配伍,如“玉液汤”中以黄芪、知母、葛根、山药、花粉、五味子等同用,用于治疗消渴(今之糖尿病)。这种配伍既能补气生津,又能防止黄芪温补之性过热。现代临床中,治疗糖尿病、肾阴虚体质者,常以黄芪配知母、沙参、天冬、麦冬等药,使阴阳平衡、气阴双补,疗效显著。

黄芪还有益气养脑的功效。

张锡纯认为,血虽能上荣于脑,却必须依靠宗气推动。黄芪善升补宗气,可使气血上达脑部。他常配当归、龙眼肉、枸杞子、丹参、乳香、没药等,用于脑气不足、脑血虚引起的头晕、记忆减退、偏瘫、手足无力等症。如“加味补血汤”“干颓汤”等,既能补脑养血,又可通络醒神。现代临床上,黄芪用于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帕金森病及脑外伤后遗症等,确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

黄芪在固表止汗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

张锡纯认为,黄芪能“益气固表”,关键在于升补宗气。宗气旺则卫气固,卫气固则汗自止。他曾用黄芪治疗产后大汗不止、气息奄奄的重症产妇,配玄参、山茱萸、白芍等药,仅数剂便转危为安。对于自汗、盗汗等症,若由气虚不摄引起,常以黄芪为主药,数剂见效。即使在外感表虚、易出汗怕冷的人群中,黄芪也能补助胸中之气,使卫表坚固而不再易感风寒。

张锡纯还善用黄芪祛风通络。

他认为黄芪能“升补大气以通卫气”,卫气强则风邪可逐。常配当归、赤芍、桂枝、独活、秦艽、全蝎、蜈蚣等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代表方如“逐风汤”“黄芪五物汤”等,既补气又祛风,补而不滞、祛而不伤。现代临床上,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神经炎等,都可用此思路辨证加减,既可扶正,又能祛邪。

0 阅读:15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