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联手演“双簧”?把中国排挤在外成观众,靶心目标是美国伙伴。11月2日特朗普再提美军重启核试验。随后,普京召开联邦安全会议,表示若美国进行核试验,俄方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这事表面看是剑拔弩张,但细品之下,这场大戏的剧本痕迹太重——美军试射“民兵3”导弹前悄悄通知了俄方,特朗普嚷嚷完“核试验”后没几天,又改口呼吁“中美俄无核化”。这种一边挥拳头一边使眼色的操作,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性对抗”。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细节在于“导弹试射前的电话”。 11月5日,美军于加州发射“民兵3”洲际导弹。此枚导弹划破长空,跨越6759公里的漫漫征程,最终精准命中太平洋靶场,其威力与射程令人瞩目。 然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却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表示,美方已提前向我方进行了通报。这种“我先打一拳,但提前告诉你躲开”的套路,暴露了美俄关系的真实底色:表面吵得凶,私下却紧紧握着热线电话怕误判。就连特朗普的“反复横跳”也充满算计——他先强硬施压,发现普京根本不吃这套后,立刻切换成“和平使者”,提议三国无核化。 这种变色龙式的表态,像极了商业谈判中先掀桌再谈价的策略。 这场大戏最受伤的并非台上的中俄,而是观众席上的欧洲。美国若真重启核试验,最直接的受害者将是德国、波兰等前沿国家。 俄罗斯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鱼雷,设计目标就是穿透美国反导系统,但它们的试验场和潜在波及范围紧挨欧洲。 更让欧洲失眠的是,美国内华达州的核试验场一旦重启,放射性尘埃可能随西风带飘向大西洋对岸——这让人想起冷战时期欧洲人对“核冬天”的恐惧。德国绿党议员曾痛批:“允许美国在德部署导弹,是把德国变成核人质”,如今同样的焦虑再次笼罩欧洲。 特朗普一再无端指责中国“秘密核试验”,甚至想将中国拉入美俄核裁军谈判。 这套话术的本质,是把中国硬拽进美俄的双人舞池。但中国的回应堪称“冷静模板”: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一边重申恪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一边强调“反对任何国家重启核试验”。 这种态度看似中立,实则绵里藏针——中国用遵守国际规则的方式,反衬出美俄博弈的破坏性。更有趣的是,俄罗斯迅速帮中国澄清“中俄均未进行核试验”,仿佛在说:“我们的戏,不劳您上场”。 特朗普急着重启核试验,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冷战结束后,美国核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现有核弹头多数沿用上世纪技术。 而俄罗斯近年亮出的“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先锋”高超音速武器,几乎针对美国反导系统“量身定制”。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波塞冬”核鱼雷——这种能引发海啸的武器,让沿海城市防不胜防。 美国能源部长赶紧灭火,称特朗普说的试验只是“系统测试”,不涉及核爆炸。但虚张声势的背后,是美国核优势流失的无力感。 美俄的“核双簧”最致命的后果,是撼动了冷战以来脆弱的核平衡。 如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26年到期后无法续约,人类将首次面临“零核约束”局面。更危险的连锁反应是地区核竞赛——印度巴基斯坦可能趁机突破试验门槛,朝鲜的丰溪里试验场已蠢蠢欲动。这场博弈中,美俄看似对立,实则共同挖着全球安全体系的墙角。 当今世界真正的稳定器,或许不是更强的武器,而是更多国家敢于像中国一样,对核冒险说“不”。 信息来源: 环球网——2025-11-04特朗普再提恢复核试验,多方担忧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上观新闻——2025-11-10美俄唯一生效核军控条约即将到期,双方核对抗近乎零约束,人类面临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