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在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立下奇功的爱国华侨隆美兰,冒着巨大的危险为进攻

小茹吖 2025-11-10 16:15:53

她就是在 1979 年对越反击战中立下奇功的爱国华侨隆美兰,冒着巨大的危险为进攻部队做向导,荣立一等战功! 隆美兰,壮族姑娘,1947 年出生在越南复合县,在异国土地上生活 25 年后,嫁到了广西龙州县水口镇。 1979 年 2 月 17 日,对越反击战正式打响。我边防部队向越南复合县的 300 高地发起猛烈进攻,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胶着。 300 高地算不上巍峨,但地形极其复杂,越军在这儿经营了多年,把天然岩洞改造成了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还修建了大量隐蔽的暗堡。 这些火力点藏在草丛、石缝里,射击孔刁钻得很,咱部队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却总被突如其来的火力压制。 战士们憋着一股劲,可地形不熟,根本找不到敌人的薄弱环节,好几次冲锋都没能有效展开,部队伤亡逐渐增加,进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谁也没想到,打破僵局的关键,会落在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妇女身上。隆美兰从小在复合县长大,300 高地就是她童年玩耍的地方。 这儿的每一条小路、每一个岩洞、每一道沟壑,她闭着眼睛都能摸清走向。嫁到中国后,她始终没忘自己是中国人,边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心。 听到部队进攻 300 高地受阻的消息,隆美兰心里比谁都着急。这时候的她,刚生完孩子才两个月,还处在产后恢复期,身体虚弱得厉害,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 可战场的形势不等人,战士们的安危更让她坐立难安。她没有丝毫犹豫,把嗷嗷待哺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交到丈夫手里,只说了一句 “部队需要我,我得去帮他们”,就转身朝着部队驻地的方向跑去。 丈夫看着她单薄的背影,知道她的脾气,也明白战场的危险,却只能抱着孩子默默祈祷,盼着她能平安归来。 部队首长见到隆美兰时,先是吃了一惊。眼前的女人面色还有些苍白,身上还带着产后的虚弱,怎么看都不像是能上战场的人。 首长一开始并不同意,怕她在枪林弹雨中出意外。隆美兰急了,当场就说出了 300 高地上几个连侦察兵都没发现的隐蔽岩洞位置,还徒手在地上画出了一条能绕开主要火力点的小路。 首长一看,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华侨妇女,就是部队急需的 “活地图”,赶紧同意她加入向导队伍。 上了战场,隆美兰完全没了平时的柔弱。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炮弹爆炸的冲击波把泥土溅到她身上,她却一点儿不慌。她走在部队最前面,脚步坚定,眼神锐利。 在隆美兰的带领下,我军就像有了 “透视眼”,彻底摆脱了之前的被动局面。原本需要硬冲的火力点,被战士们从侧后方轻松端掉;原本错综复杂的岩洞工事,在她的指引下变成了敌人的 “牢笼”。 战士们顺着她规划的路线稳步推进,一个个拔掉敌人的火力点,硬生生在越军的防御体系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这场僵持数日的攻坚战,在隆美兰的协助下,仅用半天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终成功拿下了 300 高地。 战役结束后,部队统计战果时发现,因为隆美兰的精准指引,我军伤亡人数大幅减少,进攻效率比预期提高了一倍还多。 为了表彰她的巨大贡献,部队为隆美兰荣记一等功。当军功章挂在她胸前时,这位朴实的妇女有些不好意思,只说了一句 “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战士们才是真英雄”。 隆美兰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可以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平凡人骨子里的那份担当。 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身份如何,只要祖国需要,中国人总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