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了撤离;而日本只能坐等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日常操作?错了!事实是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10 20:53:42

中国加快了撤离;而日本只能坐等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日常操作?错了!事实是,我们正借鉴俄罗斯3000亿美元资产被冻结的惨痛教训,抢在美国信用崩盘前果断抽身!反观日本,手握1.15万亿美元美债当宝贝,7月份还增持了38亿美元,成了下一个准备被美国“活埋”的牺牲品! 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冻结的事件,暴露了西方金融体系的脆弱一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和G7迅速行动,将这些资金锁定在比利时欧洲清算银行,主要用于稳定卢布汇率的储备瞬间成了制裁工具。利息部分直接转给乌克兰援助,俄罗斯外交部虽强烈抗议,但实际追回难度极大。这笔钱约占俄央行外汇储备一半,冻结后全球市场信心动摇。类似操作在美国早有先例,阿富汗央行70亿美元被封存,一半用于9·11受害者赔偿。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海外资产也屡遭黑手。这些案例证明,金融规则在压力下易被扭曲成武器。俄罗斯的教训直击要害:过度依赖单一货币体系,风险随时爆发。各国开始反思,外汇储备多元化势在必行。 美国国债规模已飙升至38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纳税人背负重压。2025年10月22日,这一数字首次突破关口,十年间翻了近十倍。财政赤字如脱缰野马,利息支出滚雪球般膨胀。欧洲评级机构Scope Ratings于10月24日将美国主权信用从AA下调至AA-,理由直指公共财政恶化、赤字高企和治理机制失调。穆迪早在5月就撤回最高Aaa评级,展望转为负面。巴克莱银行预测,若特朗普政府无法削减2万亿赤字,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冲上5%。这些信号叠加,市场波动加剧。华尔街交易员每日盯着债务钟,全球投资者开始权衡风险。美债曾是避险天堂,如今却像定时炸弹。信用下滑不只数字问题,还牵动全球资本流动。美元霸权虽未崩,但裂痕已现。各国央行行动起来,黄金和多元资产配置成主流选择。 中国减持美债的步伐稳健而果断。2025年7月,单月出清257亿美元,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最低。从2022年4月跌破1万亿大关,三年累计减持近2800亿美元,2024年单年砍掉573亿。社科院专家余永定早指出,这是去风险化的关键一步。减持后,外汇储备转向更稳健结构。黄金采购力度加大,2024年增持44.17吨,9月末总量达2303.5吨,全球第六。连续11个月增持,9月再添1.24吨。这反映出对美元资产的审慎态度。俄罗斯冻结案成镜鉴,中国提前布局,避免被动。外汇篮子多元化,本币结算推广,金砖框架下贸易路径拓宽。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2025年上半年日均160万桶,45%用人民币结算。中东主权基金也加速转向亚洲,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对亚投66亿美元。这些动作交织,降低了对美债的依赖。 日本的策略却与此背道而驰。2025年7月,正值中国减持之际,日本反倒增持38亿美元,美债持仓堆至1.1514万亿美元,稳坐第一债主宝座。自2019年6月超越中国,日本持续加码,用美债干预汇率。英国同期猛增413亿,至8993亿,但日本规模最大。私营和官方投资者齐发力,忽略了全球资金外流信号。中东基金从欧洲清算银行转出120亿欧元至新加坡,寻求更安全托管。金砖国家本币结算比例升,巴西元-雷亚尔协议落地。印度炼油厂卸俄油时,合同多标人民币。日本决策层紧盯美联储声明,短期收益诱人,却低估长期风险。美国赤字压力若转向海外债主,日本庞大持仓首当其冲。历史教训摆在那,阿富汗和俄罗斯的资产命运历历在目。日元贬值虽缓,但美债成双刃剑。全球资本跑路,只有日本加码。这不是自信,而是潜在隐患。金融场上,路径选择决定成败。 全球央行黄金热潮进一步放大这一分化。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各国净购1180吨,创纪录高位,连续三年超千吨。2025年第三季度需求达1313吨,投资和央行购金双轮驱动。95%受访央行计划继续增持,43%加大配置。SWIFT数据显,美元跨境支付占比从4月49.7%降至8月46.9%,最低点。央行“换仓”加速,黄金归位,美元退潮。中金公司报告称,储备资产多元化成共识。俄罗斯石油贸易转向人民币,印度国有炼油厂已完成2-3批交易。金砖峰会推动本币通道,喀山一站式结算工具上线。沙特和阿布扎比基金对亚投资翻倍,2022-2024年达66亿。这些趋势如潮水,推高黄金价格,也挤压美债空间。各国用脚投票,避险资产重估。美国债务/GDP或飙至140%,Scope警告风险。日本持仓虽大,但流动性考验来临。中国储备优化,黄金权重升,压力测试趋稳。金融格局变迁中,谁先觉察,谁就领先。

0 阅读:39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