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妈妈带女儿游清华反遭“劝退”,2万步击碎“名校梦”?教育激励别成“家长自嗨” 本想用顶尖学府的氛围给女儿“洗洗脑”,没想到一次校园游,直接让孩子的奋斗目标从“清华”变成了“职业技术学院”。最近,北京的一位妈妈就经历了这样一场“教育翻车”。 据这位妈妈在社交平台分享,她趁着假期特意带女儿参观清华大学,初衷是让孩子亲身感受名校的魅力,从而树立远大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本来吧,带她来清华,就是想给孩子洗洗脑,让她奔着清华的目标使劲。”这位妈妈坦言。 然而,事与愿违。一趟校园逛下来,女儿的反馈让她瞠目结舌。女儿累得气喘吁吁,说道:“逛个大学走了2万步!不考了!” 妈妈难以置信,再次追问:“确定不考了?” 女儿斩钉截铁地回应:“我还是考职业技术学院吧,还可以少走点路!” 这番对话让妈妈一时语塞。她表示,听到“职业技术学院”几个字,心都碎了。本想画个“清华大饼”,结果被2万步“硬核”打回原形。 视频分享后,迅速引来网友围观调侃。有网友戏称:“本来是打卡的,结果变成了打脸了。” 还有网友调侃女孩“过于务实”:“对女孩来说,清华的‘百年校史’‘院士光环’都是虚的,腿酸脚疼、走得直喘气才是真的。” 不过,也有网友机智安慰这位妈妈:“其实不用担心,女孩说的‘职业技术学院’并非就不好,要知道,清华大学还有个别称,叫做‘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这么一想,心情是不是就舒畅多了?” 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清华游”,也引发了关于家庭教育方式的更深层讨论。许多评论指出,这堪称“家长自嗨式激励”的典型例子。 “教育里最坑人的就是‘家长自嗨式激励’。”有教育博主分析道,“常见的是,有的家长逼孩子学奥数、练钢琴,自己感动得不行,觉得‘为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压根不喜欢,最后越学越抵触。” 评论进一步指出,再好的道理,不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就是耳旁风;再牛的目标,不贴合孩子的感受,就是负担。教育不是“逼孩子复制家长的梦想”,而是帮孩子找到自己愿意走的路。 事件的结尾,这位北京妈妈似乎也释然了。她开始反思,与其硬塞“名校梦”,不如蹲下来问孩子“你觉得啥有意思”;与其空口说“为你好”,不如陪孩子慢慢找方向。毕竟,孩子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努力,远比被迫为家长的目标使劲,走得更远、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