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再提叙利亚了?很简单,因为各方都吃饱了。现在的叙利亚名义上还是个国家,但实际早被各方势力啃得七零八落,连地图上的边界线都成了摆设。 咱们先说说最大的赢家俄罗斯,普京这波操作简直是空手套白狼。叙利亚内战一爆发,巴沙尔眼看就要凉凉,俄罗斯大手一挥,军队直接开进塔尔图斯港,这一下可好,地中海沿岸最关键的军事基地,俄罗斯一用就是几十年,等于在地中海钉下了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 俄军不仅保住了基地,还在叙利亚战场上把苏-57、口径巡航导弹这些新武器挨个试了个遍,活脱脱把叙利亚变成了自家武器的广告牌和试验场。现在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成了它跟北约掰手腕的重要筹码,这笔买卖,普京赚得盆满钵满。 紧接着就是伊朗,德黑兰也没闲着,他们通过扶持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硬生生在叙利亚开辟出了一条“什叶派之桥”。这条走廊从伊朗本土一直延伸到黎巴嫩,让伊朗的影响力第一次直接触及地中海,这地缘战略价值,多少钱都买不来。 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们,以前只能在暗中活动,现在大摇大摆地在叙利亚建立基地,训练民兵,把叙利亚变成了对抗以色列和美国的前沿阵地。对伊朗来说,叙利亚这块战略跳板,比石油还金贵。 土耳其这边,埃尔多安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最担心的就是库尔德人建国,于是借着反恐的名义,把军队开进了叙利亚北部,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安全区”。 这个区名义上是打击库尔德武装,实际上土耳其控制了叙利亚大片领土,还把上百万叙利亚难民安置在那儿,既缓解了国内压力,又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土耳其现在在叙利亚北部驻扎重兵,时不时还搞点“和平之泉”之类的军事行动,俨然成了叙利亚北方的太上皇,埃尔多安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美国人的玩法就更直接了,他们看上的不是地盘,是石油。美军直接控制了叙利亚东部最肥沃的产油区,每天用卡车队把石油偷偷运往伊拉克,这操作跟强盗没啥两样。 五角大楼嘴上说着是为了“稳定局势”,实际上就是明抢。靠着这些石油,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民主军(SDF)有钱买武器,而美国自己也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除了石油,美军还控制着重要的战略要地和粮食产区,等于扼住了叙利亚的经济命脉,这手操作,既恶心了对手,又肥了自己。 就连那些海湾国家,也在叙利亚找到了自己的利益点。沙特和阿联酋以前拼命要推翻巴沙尔,现在发现这个政权倒不了,干脆就改变策略,开始投资重建。 他们出钱修复大马士革的清真寺,资助叙利亚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目的很简单,就是扩大自己在叙利亚的影响力,防止伊朗和土耳其一家独大。对他们来说,一个被削弱但稳定的叙利亚,比一个持续混乱的叙利亚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那么叙利亚自己人呢?巴沙尔·阿萨德可以说是最惨的赢家,也是最幸运的输家。他丢了大部分国土,但好歹保住了总统的位子。现在他的政府控制区虽然不大,但有俄罗斯和伊朗撑腰,暂时没人能动他。 巴沙尔现在学聪明了,他默许各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上划分势力范围,只要不威胁到大马士革的安全,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割据求存”的策略虽然窝囊,但确实有效,至少让他保住了政权。 至于那些叙利亚反对派,早就被各方势力当枪使,最后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他们一开始喊着要民主自由,结果被美国、土耳其、沙特等国轮番支持,又轮番抛弃。 现在剩下的反对派武装,要么被压缩在伊德利卜省的角落里,要么干脆投靠了土耳其,成了人家的代理人。他们曾经幻想的“新叙利亚”,早已成了泡影。 最可怜的还是叙利亚的老百姓,他们在这场大国博弈的盛宴里,成了被啃得最干净的骨头。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成了难民;几十万人死于战火,城市变成废墟。 现在叙利亚的局势看似“稳定”,实际上是一种被瓜分后的静态平衡。各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上各过各的日子,老百姓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没人再关心他们的死活。 国际媒体为什么不再报道叙利亚了?因为这里已经没有“新闻”了。没有大规模的战事,没有戏剧性的政权更迭,只剩下日复一日的割据和掠夺。 对西方媒体来说,一个被大国瓜分、人民失去希望的国家,远不如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有吸引力。叙利亚的故事,已经从“悲剧”变成了“常态”,自然也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现在的叙利亚,就像一个被肢解的病人,虽然还活着,但五脏六腑都被掏空了。俄罗斯拿走了港口,伊朗打通了走廊,土耳其抢了地盘,美国盗走了石油,海湾国家买下了影响力。巴沙尔守着一个空壳子,老百姓守着一堆废墟。 所有人都吃饱了,只有叙利亚饿着肚子。这就是为什么没人再提叙利亚的原因,因为这场饕餮盛宴已经结束,只剩下满地狼藉,而食客们早已擦擦嘴,转向了下一场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