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提出具体统一路径:两岸统一后统称“中国”,台湾称为“中国台湾地区”,大陆称为“中国大陆地区”。内部治理则保持不变,依照各自现有法律“依法分治两地区”。 吴建国敢提这样的方案,说到底还是摸准了当下两岸的微妙心态。 先说说岛内那点事儿,“台独”势力这些年干的缺德事真是罄竹难书,一门心思搞“去中国化”,最可恨的就是对教科书下手。 2019年搞的那个新课纲,直接把中国史塞到“东亚史”里,好像台湾的历史跟中国没关系似的,文言文比例也砍了一大截,这不是毁下一代吗? 赖清德上台后更过分,让军校都删掉“中国现代史”,连孙子兵法的学分都减了,抗战的历史都不让孩子们知道,反倒纪念起荷兰殖民者“登陆”,还把郑成功说成“殖民者”,这简直是颠倒黑白。妈祖、关帝爷这些老百姓信了几百年的神,他们也敢贴个“统战工具”的标签,真是连祖宗都想扔了。 可他们再折腾有啥用?去年10月台湾的民调显示,58.3%的人都认自己是中国人,这比例是近六年最高的,更别说87.3%的人都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就算把那些说“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算进来,认同中国身份的得有六成五呢,老百姓心里门儿清,血脉里的中国基因哪是改几本课本就能抹掉的? 再看大陆这边,咱们从来没丢过一个中国的原则,可也一直盼着和平统一。毕竟都是中国人,能坐下来解决的事,为啥要动刀动枪? 吴建国这方案里说的“统称中国”,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九二共识”的核心,世界上就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可不是咱们自己说了算的。 今年10月驻阿曼大使在当地报纸上写文章,明明白白说联大第2758号决议早就定了调,联合国里所有文件都叫台湾“中国台湾省”,连联合国秘书处都出过法律意见,说台湾根本没有独立地位。 现在世界上183个国家都跟咱们建交,前提都是承认一个中国,“台独”势力喊破喉咙,也改变不了这个法理事实。 而且大陆这些年一直给台胞实实在在的好处,台胞证能在更多口岸办,在大陆工作生活能享受同等待遇,好多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发展,都说找到了归属感,这就是用真心换真心。 吴建国能提出这方案,最关键的是他看透了两岸老百姓的真实想法。岛内老百姓怕啥?怕统一后日子变了,怕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没了。他说“依法分治两地区”,就是告诉台湾同胞,统一后该咋过日子还咋过日子,现有的治理方式不变,法律也接着用,不用担惊受怕。 这一下就解开了好多人的顾虑,你看民调里61.5%的人都觉得两岸将来统一的机会大,说明大家心里都盼着和平,不想被“台独”绑着走。 而大陆这边,只要守住一个中国的底线,和平统一的路子咱们都愿意试,“依法分治”既没突破原则,又体现了灵活性,这不就是咱们一直说的“求同存异”吗? 再说经济上的事儿,两岸早就绑在一起了,谁也离不开谁。2024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就有15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一半以上的收入都靠大陆市场,到了2025年,对大陆的依存度还高达42%。 民进党瞎折腾搞“抗中”,结果呢?两岸旅游断了,阿里山的游客只剩巅峰时的三分之一,旅游业收入跌了35%,普通老百姓的饭碗都受影响。 反观那些明智的台商,借着中欧班列把货卖到欧洲,利润比在台湾单干高3倍,这就是跟大陆合作的好处。 “台独”势力光喊口号,可不能当饭吃,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吴建国的方案就是要保住这份好日子,让两岸在一个中国框架下一起赚钱,一起发展,这才是正经事。 “台独”势力总以为搞点“去中国化”就能把台湾从中国分出去,真是太天真了。历史摆在那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明白白写着台湾是中国的,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这是二战的胜利成果,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 而且文化这东西刻在骨子里,台湾的妈祖庙、关帝庙,过年贴的春联,吃的粽子月饼,哪一样不是中华文化?就算课本改了,这些生活里的印记改不了,长辈嘴里的中国故事也改不了。 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说“让台湾同胞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虽然还有人有顾虑,但国民党支持者里六成一都认同,连民众党里都有近三成认可,这说明“去中国化”的氛围正在被打破。 说到底,吴建国的方案就是把大家心里想说又没说透的话挑明了:两岸本就是一家人,统称“中国”是天经地义,各自的日子接着过是务实安排。 这方案既打了“台独”的脸,又暖了老百姓的心,因为它符合实际,不搞虚的,现在两岸的交流越来越深,年轻一代通过网络了解真实的大陆,认同度越来越高,经济上又绑得那么紧,统一是迟早的事。 “台独”势力再折腾,也挡不住历史的潮流,他们篡改教科书、抹黑历史,最终只会被老百姓抛弃,被历史惩罚。 咱们老百姓不管在大陆还是台湾,想要的都是和平,都是好日子,这个方案就给大家指了一条明路:在一个中国的大家庭里,各自安好,一起发展,这才是两岸最该走的路,也是必然要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