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撕开了中国社会当下最大的遮羞布,振聋发聩!他说:“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各种欲望,各食其能,各谋其力,如果一个民族的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这个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立……”字字诛心,发人深省! 我们得承认,这几十年国家发展快,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吃顿肉都得等过年,现在超市里啥都有;以前出门靠走、通讯靠吼,现在高铁飞机随便坐,手机点几下就能办事,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以前滋润太多了。 可日子好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也跟着冒出来了,王教授说的“纵欲汹汹、重功利轻道义”,可不是危言耸听,咱们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事儿。 就说家庭吧,以前讲究“家和万事兴”,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别提多亲了。可现在呢?为了一套房子、一点遗产,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有的是,甚至父母和孩子直接对簿公堂,就为了那点财产。 以前说“人人自扫门前雪”,起码家还是个能依靠的集体,现在连家这块最后的“阵地”都快守不住了,每个人都盯着自己那点利益,哪还有亲情可言? 这就是王教授说的“一盘散沙”,以前沙子还凑成家的模样,现在直接成了各自为战的碎末子,这样的家庭能安稳吗?社会不就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里都不和睦,社会能安定吗? 更让人揪心的是食品安全和一些行业的乱象,这背后全是“为了钱啥都敢干”的心思。 以前买菜放心,现在买个菜都得挑来挑去,生怕买到打了农药的、用了添加剂的。地沟油、瘦肉精这些事儿曝光多少次了,还是有人敢做,不就是觉得违法成本低、赚钱快吗? 这些人眼里只有利润,哪管别人吃了会不会生病、有没有生命危险,还有基层那些“微腐败”,江苏那边查过不少小化工企业,老板们无证生产,赚黑心钱,还拉着公职人员当“保护伞”。 有的监管干部收了礼品礼金,就对违法储存危化品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提前通风报信,这就是把道义全扔了,一门心思谋私利。 这样的事儿多了,老百姓能不心寒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早就被这些黑心钱给啃没了。 职场和科研领域的功利劲儿也不小,现在年轻人开口闭口都是“搞钱”,好像除了赚钱就没别的追求了。 身边有亲戚家的孩子,名牌大学毕业,放着基础科研的工作不去,非要挤破头进投行、基金公司,就因为金融行业起薪高,动辄二十多万,而搞基础科研的博士,年薪还不到十五万,得“十年磨一剑”。 可大家都去追快钱了,那些芯片、生物医药这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谁来搞?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一样,都愿意支持那些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基础研究申请经费都难。 长此以往,咱们国家的科技根基能扎实吗?这就是王教授说的“外不能立”,光靠钱堆不出真正的强大,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踏实做事的人,在国际上根本站不稳脚跟。 还有社会上的信任危机,真是越来越明显了,以前路上看到老人摔倒,肯定二话不说就扶起来;现在呢?好多人都是先录像取证,生怕被讹上。 不是人心变坏了,是以前有好人扶了老人反被冤枉,这样的事儿多了,谁还敢轻易行善?邻里之间也一样,以前住大杂院,谁家做了好吃的都给邻居送点,现在住高楼大厦,对面住了好几年都不知道姓啥。 上班跟同事相处,也得处处小心,生怕被抢了功劳、踩了脚后跟;跟商家打交道,总担心被坑、买到假货。 穷人不信任富人,老百姓不信任机构,连家里人之间都得防着点,这样的社会环境,人能活得安心吗?这就是“内不能安”,心里总揣着事儿,没个踏实劲儿,日子再富裕也觉得空落落的。 王教授说“一个民族不可能以他拥有的货币,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这话太对了。 以前咱们穷的时候,虽然日子苦,但人心齐,讲究互帮互助、仁义道德,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精神上反而空虚了,满脑子都是钱,把老祖宗留下的“仁义礼智信”全忘了。 钱学森先生以前就说过,社会风气坏了,几代人都难修复,你看现在短视频里,全是晒豪车名包的,教“快速暴富”的,年轻人被这些东西裹挟着,为了买名牌包包、最新款手机,甚至敢借高利贷,哪还有老一辈勤俭节约的样子? 这种对物质的贪念,就是王教授说的“纵欲”,把欲望撑大了,把良心掏空了。 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过度追求物质肯定会栽跟头,现在国家发展快是好事,但不能丢了精神根基。 王教授说的“内不能安,外不能立”,就是提醒咱们,钱再多也买不来信任,买不来亲情,更买不来民族的精气神,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从来都是文化和道德,不是钞票。 现在最该做的,就是把丢了的“道义”捡回来,每个人都在生活里修修自己的心,少点贪念,多点善意,人与人之间才能重新建立信任。 就像王教授说的,最好的修行不是在深山里,而是在滚滚红尘中,咱们把自己管好,社会风气才能慢慢好起来,不然真等到人心散得捡不起来,再想回头就晚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
